中国对缅甸面临“战略分析预测危机”               石 安 达          " name="Description" />
您当前位置:

中国对缅甸面临“战略分析预测危机”

2011/7/18 0:00:00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中国对缅甸面临“战略分析预测危机”

              石 安 达
           云南大地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2011.6 
   编者按:
        2011-7-4《参考消息》第十版转载 [法国《论坛报》文章] 题:世界正面临战略思想的极度缺乏(作者 法国战略培训与研究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兰·多埃、法国保罗塞尚大学教授菲利普·多马尔)。
       文章说:我们现在进入了全球危机的时代。出现了三个重大的变局:政府体制危机,生态系统(气候和大自然)危机以及战略分析与预测危机。每个危机实际上都有预兆。……由于不去看或者不再看的集体无意识,所有的这些征兆都被无视或者忽视。当伊斯兰学者奥利维耶·鲁瓦在2005224日就阿拉伯世界的不可避免的民主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毫不怀疑历史将像他所描述的那样演进:专制政权将破产、民主化的苗头出现、发生变革或者出现在民族主义掩护下的激进运动。文章所举的例子说明的战略分析与预测的危机,就是而言。对于这个问题不仅西方国家存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存在。我们重视这篇文章提出的观点和所举的事例及其研究分析,与最近中缅边境云南和克钦邦、掸邦跨境民族地区缅甸政府军和地方民族武装,发生的军事冲突引发的边境危机有关。近十年来中国非常重视与缅甸的关系,认为中国与缅甸关系非常重要。是中国后院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及资源供给的战略要地,并把缅甸作为中国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桥头堡、大通道、黄金口岸的前沿。今年523日还把云南瑞丽例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沿边四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照理不存在中国对缅甸战略思想极度缺乏的问题。但问题恰恰在这一点上,至69日起,云南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紧邻的缅甸克钦邦、掸邦就暴发了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民族独立军、掸邦SSA部队等民族武装的严重军事冲突,克钦独立军还号召其他缅甸的民族武装发动与缅甸政府军的全面战争,缅甸进入了新一轮的内战。严重的影响了中国在克钦邦、掸邦的汽油管道项目、大型水电站的项目及农业替代项目。2011616日《云南信息报》A18版东盟·南亚栏目报道中国人从云南瑞丽到缅甸克钦邦种植香蕉因缅甸政府军和克钦邦地方武装冲突,几乎全部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一家在缅甸经营替代种植公司的负责人坦述:一切都无法控制,在缅甸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政治风险
 
为此该报评论:利比亚战乱给中国造成的巨大损失还未过去,缅甸战乱再次给中国的投资者带来了恶梦。在政局不稳的国家,投资根本没有任何保障。因为战争属于不可抗力之一,没有人会为此负责,你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打水漂。所以,向国外投资时,一定要考虑一定的期限内的政治情况。对于有潜在风险的国家,还是小心为妙。
        629日《云南信息报》A06-07 又跟踪报道了:中国蕉农从2006年起至20116月,在缅甸种植香蕉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该报虽然谈到了到缅甸种植香蕉出现风险,在20109月缅甸政府宣称特区政府为非法政府,拉扎口岸即成为并非国家认定的贸易口岸的预兆。但是还是被忽视了,以至酿成了20116月毁灭的命运。
        这是527日中国云南的媒体首次把刚刚在缅甸新政府总理吴登胜访问中国时,胡锦涛主席建议中方愿同缅方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要抓紧商签《中缅经济合作规划》,更好地规划、指导、协调两国经贸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双方要扩大能源、电力、交通、农业等领域合作,按期保质建设好中缅大型合作项目,推动两国互联互通建设,创新合作思路和方式后。发出的缅甸也是政局不稳定的国家,投资没有任何保障的信息。这就是我们把中国对缅甸例为战略分析与预测危机的主要原因。
        虽然《云南信息报》只是报道了中国在缅甸投资遭遇缅甸突然关闭拉扎口岸,20万亩香蕉无法运出,损失惨重的个案。还没有报道中国投资者在缅甸克钦邦、掸邦重大项目一系列大型水电站和油汽管道面临的严重风险。但是缅甸刚成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就例为中国投资的风险国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危机的预兆事实上早在200410月,缅甸军政府发生重要的人士变动时就出现了。
 
        2003年才当任缅甸军政府总理的钦钮上将在总结缅甸从1989年实现民族和解以来,国家取得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制定了缅甸发展民主和民族和解的七点路线图。但钦钮上任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位积极推进民族和解与边疆建设的明智派总理,就被内斗搞下了台,随即缅甸的民族和解出现倒退,边境的稳定和发展出现了危机的种种预兆。云南大地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学者石安达长期从事中缅甸跨境民族的考察研究,他从2007年起就陆续报道中缅甸跨境民族地区隐藏种种危机的一系调查研究报告。特别是2009年起对缅甸克钦邦跨境民族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问题及有关中国在克钦邦水电站投资面临的各种问题所写的考察报告,通过有关单位和新华社向上反映。但却遭遇了示出对倾听各方意见的集体无能力。对信息搜集的热衷窒息和取代了分析。预测风险的模式显得过于迂腐,过于刻板。无论是市场看不见的手,还是理性治理体系的冷酷的手,都无法避免本世纪初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危机。意识形态的趋同和对占主导的偏见的认同导致出现普遍的盲目性。……总之,已经不再有人重视对各种危机的预测。……对重大危机的事后分析最终显示,预测性的情报和分析先前已经有了。问题在于要搞清楚,为何这些警报始终得不到重视。这种对风险的处理文化是一种粗放文化:一种强盛金融体系的现实和战略构想的粗放化。在这样的文化里,苗头是不会被拿来讨论的。每个人都不去想这些苗头,以至于决策(资本的、政治的和人道的决策)的过程就得十分潦草。这是一种残缺和傲慢的风险文化。(引自[法国《论坛报》文章] 题:世界正面临战略思想的极度缺乏)。为了避免战略分析与预测危机在中国对缅甸问题上的再现,作为民间智库,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见解,坚持为国家和民族服务。向上反映,走不通。就走群众路线,把这些苗头摆出来,看看能否引起讨论,产生另一种文化。现把石安达从2006年至2011年的一些有关中缅甸跨境民族地区的考察报告:公布于众,给关心到缅甸投资发展的人士参考。
 
            1、从20042006年缅甸形势变化中的民族问题看中国云南对策·2006.6
2、坚持民族和解、发展替代经济、巩固禁种成果
·2007.2
3、抓住机遇、正视问题、突破缅北替代经济发展的困局
·2008.5
4、缅北巨变与危机
·2009.7
5、缅甸果敢事件的思考
·2009.9
6、拉咱的克钦独立军克钦独立问题·克钦大地行之一
2009·11
7、密支那的目脑纵歌盛会和密松水电站问题·克钦大地行之二
2010.2
8、石安达先生·丝路大典——密支那目瑙纵歌摄影专题展·前言·背景资  
·2010.6
9、缅甸军政府在大选前夕激化边境民族武装矛盾的目的何在?
2010.9
10、缅甸通讯·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等民族·
武装冲突正 
从2004~2006年缅甸形势变化中的
民族问题看中国云南对策
         石 安 达
   云南大地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2006.6
              演变为内战·2011.6.15
 
    
一、2004年底缅甸人事变动对内外关系的影响………………2
二、2005年缅甸民族关系紧张…………………………………
5
三、缅甸民族问题的由来………………………………………
5
四、民族和解是缅甸发展的关键………………………………
6
五、猎头民族的崛起与钦钮……………………………………
8
六、动荡中的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
………………………11
七、中缅跨境民族与中国安全的关系
…………………12
八、历史上的云南和缅甸……………………………13
九、云南合作禁毒的创举…………………………………18
十、中缅合作禁毒曲折之路
…………………………………20
十一、2006年以我为主,峰廻路转
…………………22
十二、二十一名大毒枭泰缅边界创奇迹
…………………25
十三、中国云南的对策
………………………………………31
参考文献……………………………………………
 
 
        
        缅甸是与中国云南接壤面积最大的东南亚国家,缅甸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多万,有50多个少数民族。缅甸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南面控制着印度洋马六甲的出口,东北面隔断喜马拉雅山、横断山余脉,形成一个临海环山独立的地理单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走向欧洲的桥梁。缅甸森林、宝玉石、金矿、铬铁矿、铅锌矿、锡矿、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资源非常丰富。此外,伊落瓦底江流域、萨尔温江流域的平原地带耕地面积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近2亿多人口。评论家认为缅甸是亚洲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发展问题引起世界高度的关注。
        中缅两国有1997公里 的边界线,缅甸又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邻国之一。这种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政治上缅甸军人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最为友好,是缅甸军人政府稳定的国际基础。二是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地区缅甸一侧存在的毒品问题,对中国和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毒品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民族、环境等问题。其中,跨境民族问题又影响着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所以,缅甸形势变化中的民族问题又是中国与东盟及西方关系敏感的问题之一。
        2004年年底缅甸军人政府突然发生重大的人事变动后,2005年整整一年缅甸国内的民族问题沉入了扑朔迷离的状态,直到2006年头一季度这种状况才逐步显现出轮廓。笔者近期考察了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南部佤邦联合军缅中合作替代经济区后,结合多年来跨境民族的调查研究和一些相关资料,探讨近3年来缅甸形势变化中的民族问题看中国云南的对策,供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一、2004年底缅甸人事变动对内外关系的影响
        20041019日晚,缅甸军人政府突然发表一项重大的人事变动声明,缅甸总理钦钮上将因健康原因,从即日起退休。缅甸军人政府这个突然的重大人事变动虽然透露的信息不多,但关系重大,各种谣传纷纷,一下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普遍认为是军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权力角逐的结果。
        117日,官方报纸突然都随报赠送了一份小册子,公开了缅甸军政府更换总理问题的内部讲话,说明钦钮是卷入军情局贪污受贿丑闻,又不听丹瑞大将的招呼,还召开军情会议,命令下属收集军队师级领导人以上的材料。钦钮的做法,军队有分裂的危险,国家也会陷入危险境地,有鉴于此,才让钦钮上将退休的。军政府的内部公开说明虽然证实了社会上的一些谣传,但国际舆论担心钦钮的突然离职和被指控,可能意味着缅甸军人政府内部的斗争更加激烈,引发国内动乱,外交上更加走向保守,并且与边境民族武装的关系会紧张起来。这是因为钦钮总理在国际社会中被看成是缅甸军人政府中掌握实权的开明派。20038月,钦钮才从缅甸军政府主席丹瑞大将手中接任总理职务,钦钮担任总理后即代表军政府宣布了旨在走向民主和民族和解的缅甸路线图计划。钦钮对处理国内民主派昂山素姬和边境民族武装问题,及改善缅甸军人政府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特别是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化解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受到国内外普遍欢迎。
        出人意料的是缅甸军人政府内部的人事整顿,虽然对钦钮的部属清洗非常的严酷彻底,但除一起传闻未遂政变外较为顺利。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市民反映平静,一方面普通民众甚至公务人员和军队内部实际上都不喜欢钦钮领导的军情局左右的一切情况,钦钮担任总理后还一直担任着军情局局长一职,并兼管国家情报局,军情局、国家情报局又管理着之平行的移民局、海关、内政部、财税部,权力太大,形成军中之军、国中之国,引起军政府各部门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普通民众认为是军人政府的内斗,只要不危害到民众的正常生活,一般民众对缅甸军人政府的频繁人事更动已经习以为常了。民众的这种情绪还反映在2005114 缅甸军政府把首都突然从沿海大都市仰光迁往中部小城镇彬马那。虽然外界非常关注,各种猜测不断,但也未引起仰光民众的异常反应。一般民众还认为是件好事,因为民众认为军政府是为了防范美国入侵,和避免仰光再出现大规模民众运动陷入被动才考虑搬迁的。这对仰光免 
其次,在对外关系上军人政府不但不因钦钮的问题采取紧缩,而是主动宣布放弃200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地位,缓解了东盟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本来军政府内部就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掌权者原来就不愿意2006年在缅甸首都仰光召开东盟年会,怕会引起国内进一步的民主呼声和西方国家借此再提出昂山素姬问题。因此,顺水推舟,就不再担任。另外,又出人意料的是国家主席丹瑞大将和二把手蒙埃副大将首次访问印度。印度是缅甸周边第二大国,就此外界议论纷纷,认为是缅甸打印度牌,牵制中国。其实缅甸军政府的这一外交行动,主要还是为了国家安全。因国内民主问题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制裁缅甸,并一再借缅甸人权问题、毒品问题胁迫缅甸称之为全球的暴政据地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执行先发制人的战略,一旦美国觉得威胁到自己国家的安全可以不经过国际社会的协调同意,就主动打击他认为的敌对国家。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不少对缅甸军政府统治不满的缅甸各阶层人士,指望美国攻打缅甸军人政府。缅甸与印度接近主要是避免一旦美国动武,印度不会作为美国从西面打击缅甸的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东南亚称印度支那,也称中印半岛,也是现在的东南亚六国,是中国和印度2个东方古代文明大国之间的中小国家。历史上缅甸曾受印度佛教的影响,近代又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个省,文化政治关系密切,印度是亲美的地区大国,显而易见搞好印度的关系是国家安全的上策,其它的猜测都是次要的。
        正当人们对缅甸元首突然首次访问印度,认为是缅甸打印度牌,牵制中国的时候。经过精心准备2005214 18日,新任总理梭温上将带领所有重要部门的部长出访中国北京。缅甸国家电视台连续3天在黄金时段对这次出访进行全程报道,尤其突出报道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梭温总理一行。中缅双方签署了8个合作协议,以及缅甸代表团赴广东、陕西进行参观访问。不但显示缅甸的人事变动和印缅接近,不会影响中缅的关系。而且,还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受战争破坏,只成为经济文化大都市对民众相反是件好事。
 
紧接着31 2日,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访缅,缅甸军政府主席丹瑞大将亲自到机场迎送。两国元首进行了小范围的内部会谈,也引起了外界的各种议论,但我们认为此举也是为了改善东盟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亲美国家的关系。也是从国家安全上着眼。
        更引人注目的是200538 11日,作为缅甸重视周边大国印度的首次国家元首来访。印度总统卡拉姆带领40人的代表团,首次正式回访缅甸,丹瑞大将、貌埃副大将、都拉瑞曼上将、梭温上将等缅甸政府全体领导人到机场迎接拉姆总统,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鸣放礼炮21响。访问期间,印度宣布向缅提供3450万美元的贷款援助,双方签署了遥感探测合作框架协议和加强油气合作及佛教研究的两个谅解备忘录。缅甸承诺向印度供应天然气,双方同意在缅甸境内设立一个卫星地面接收站,接收印度卫星发出的数据,并用这些数据对缅甸的土壤和矿物质进行分析,以发展和改进缅甸的农业技术。印度首脑的这次带着丰厚礼单的回访和缅甸军政府高规格的接待,表示了印度虽然是亲美的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是在国家利益的周边国家关系问题上,也是根据自己国家利益来处理的,并不一味的跟随美国。同时表现印度经济发展,有能力援助周边国家,并与周边国家合作解决能源问题,确立自己地区大国的地位。缅甸改善了与印度的外交关系,还得到印度的丰厚的经济文化回报,无疑打了一张漂亮的外交牌。
        随后,20054月梭温总理又相继访问了老挝、越南、柬埔寨,并与这三国签订了经贸协定。在此之前,20053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问缅甸,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对缅甸投资最大的国家,李显龙的访问就是稳定投资关系。113 ,梭温总理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为期1天的第二次伊洛瓦底江---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峰会。和5国领导人深入交流了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农业与工业合作、交通连接、旅游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公共卫生等6个领域的合作问题,并就未来的合作达成共识。缅甸军政府这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是让东盟和周边国家大国放心,2004年底的人事变动,不但没有影响缅甸与东盟和周边大国的关系。而且,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二、2005年缅甸民族关系紧张
        可能由于2004年年底缅甸军人政府重大的人事变动没有引起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广大民众的反弹,加之外交上的主动避免了东盟和周边大国的压力。因此,缅甸军政府就认为没有内忧和外患了,就急于解决另一心腹大患---边境的各个民族武装。也就是在1989年在缅共解体后,与从缅共中分离出来的4支民族武装,和随后其他13支民族武装达成民族和解割地自立的问题。缅甸军人政府首先打击了最为痛恨的掸族分裂势力,在20052月逮捕了在2005年初,由9个少数民族合法政党成立的统一战线各民族团结委员会(ENC)的主要领导人掸族民主同盟主席坤吞乌等11位掸族领袖。4月初在仰光和曼德勒的大商场发生连环爆炸后,军人政府就指控各民族团结委员会(ENC)为非法组织给予取缔。417 在加拿大的缅甸掸族土司后代苏坎帕(Sao Khan Pha)宣布掸邦独立,自任总统,并要求其他国家政府承认掸邦独立。还请求联合国派维和部队到掸邦,让掸邦举行民主选举。419 缅甸内政部发布通令宣布苏坎帕(Sao Khan Pha)领导的掸族组织为非法组织,凡是与这个组织有联系的组织和个人都属非法。进入5月军人政府开始对赛义(Sai Yi)领导的掸邦民族军(SSNA)进行军事打击,一部份溃散的掸邦民族军逃到泰缅边界与原坤萨集团分裂出来的约瑟(Yawd Serk)领导的南掸邦民族军SSA-S)合并。另一股北掸邦军11旅与19旅向军政府缴械。在解决了掸族分裂势力后,一些小股的民族武装在军政府的军事压力下,向军政府缴械,如崩龙邦解放军(PSLA。武装人数较少的原缅共分裂出来的掸邦东部第一特区民族民主联军(2000人),也开始动摇准备缴械。但从原缅共中分裂出来强大的掸邦北, 部第二特区佤邦联合军,对军政府提出的交枪换和平,却提出 拿枪保和平坚决抵制,并动员部队和民兵及民众作好反击军政府军事围剿的准备。其他民族武装从观望中也强硬起来,军政府要企图一揽子解决民族武装割地自立的问题陷入了僵局。
        缅甸军人政府这种对原来达成和平谅解协议割地自立的民族武装不加区别的以军事手段对待,是一种错误的决策,这不但引起了民族关系的紧张,还会有重新暴发内战的危险
 
三、缅甸民族问题的由来
        1948年缅甸独立后,民族问题一直成为影响缅甸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一方面主要是由英国殖民统治时分而自治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的统治者的大民族主义不守诚信有关。笔者曾在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民族》第二期发表《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一文,对缅甸民族问题的由来进行过分析,现引述归纳一些要点如下:
        ①封建时代的缅甸王朝虽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由于缅族为主的封建统治制度发育不完善,被统治民族与缅族中央王朝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方面统治民族缅族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和排斥其他民族,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滋长大缅族主义。另一方面被统治民族处于一种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其领袖和头人的权威大于中央王朝的权威。要求自治或独立的地方民族主义倾向很突出。常常向缅族中央王朝的统治者挑战。他们甚至问鼎中央,企图取而代之。大缅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相互滋长,长期制约了缅甸社会的发展。
        ②十八世纪中叶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缅甸后,利用缅甸封建王朝在民族政策上的弱点,变本加历地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迫使缅甸政府把一些民族地区划分给英国殖民官员统辖,或由他们扶持民族地方官员对抗缅甸政府。英国殖民者使用分而治之的政策,一方面削弱了缅族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分离倾向,使缅甸原有的民族问题更加复杂,为以后的民族冲突埋下了隐患。
        1947年,当缅甸要求摆脱英国独立时,现代缅甸建国之父昂山将军认识到,民族团结和联合是独立的首要条件。他在著名的彬龙协议时与各民族代表人物广泛协商协制定了新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地区充分享有自治权,并且保留各民族地区领袖和头人的特权。此举得到了境内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领袖、头人的支持。昂山将军以此为基础,对独立后的国家体制作了设计,决定实行民族联邦制,从而为独立后缅甸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缅甸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民族自治邦享有充分自治权利,并允许掸邦和克耶邦在十年后可以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联邦内。但独立后不久,就取消了原来宪法中给少数民族自治邦的一些权利和给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一些特权,使本来就很脆弱的民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激化了独立前谈判中缓和的民族矛盾。各民族邦和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领袖,就号召民众拿起武器和政府对抗。加之缅甸共产党和缅甸政府在建国方针上发生了重大分歧,缅共转入地下坚持武装斗争,使独立后的缅甸又陷入了国内战争的泥潭中。
 
四、民族和解是缅甸发展的关键
        所幸的是和缅甸的很多重大事件都有突然暴发的情况一样。正当1988年缅甸大中城市发生民主运动时,从19893月开始,坚持武装斗争长达40年的缅甸最强大的反叛力量缅甸共产党武装部队突然解体。缅甸军政府对这一突然的变化立即给予回应,陆续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第一特区(中国云南临沧市沧源县、耿马县边境一侧),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一侧),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中国云南思茅市勐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一侧),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中国云南保山市腾冲县一侧),允许这四个民族武装割地自立实行自治。随后其他的12支民族武装也陆续跟进,缅甸实现了民族和解。这使缅政府解除国内腹背受敌不利局面,获得了喘息机会,在对国内民主派保持军事高压的情况下,逐步实施经济改革和对东南亚国家开放走上了和平发展之路。
关于缅甸的民族和解政策,笔者也在《缅甸的新时期民族和解政策》一文的前言中作了阐述:
        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是指1988年执政的缅甸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所奉行的民族政策。虽然新宪法尚未制定出来,但近10年来缅甸实行的民族和解政策,体现了这一精神,主要表现在缅甸独立后长期困忧国内的民族武装冲突和缅共发动的内战已基本结束,在缅共解体后16支民族武装中,已有15支反政府的民族武装与政府实现和解。军政府号召的坚决维护业已形成的民族团结的局面,和集中力量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也初见成效。
对缅甸新时期民族和解政策形成的原因,笔者也在该文中作了介绍:
        1988年缅甸大、中城市,广大民众展开激烈的民主运动的时候,从19893-10月份,盘踞在缅甸东北部中缅边境山区的缅甸共产党武装接二连三地发生解体事件,一些缅共中的民族领袖带领武装脱离缅共自立,导致了缅共这个长期坚持武装革命,缅甸最强大的政治军事反对集团的崩溃。这对缅甸军人统治集团来说,真是天赐良机。他们摆脱了腹背受敌的紧张状况,于是抱着谨慎、冷静的态度和这些脱离缅共的民族武装进行接触,答应了他们停止内战、实现和平、搞地方建设、实行民族自治的要求。被大、中城市民主风潮弄得焦头烂额的缅甸军政府以缅共解体为契机,努力进行政治改革,改善民族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大力发展经济,这些做法是符合缅甸社会的实际和深得人心的。
笔者认为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是19888月缅甸爆发大规模民主运动,推动政治、经济改革的产物。关于缅甸新时期民族和解政策的执行情况,该文也作了评述:
        19924月,丹瑞接替苏貌貌。在缅甸国内形势逐步恢复稳定情况下,由军政府秘书长钦钮将军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上述4个由原缅共控制的民族特区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其中以与中国云南勐海县接壤的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和中国云南思茅地区、临沧地区接壤的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以下简称佤族地区)的发展、变化最令人瞩目。
 
        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是原缅共815军区控制的地区,是金三角地区臭名昭著的贩毒通道。第四特区建立后,林明贤主席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明智地选择了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绿色禁毒工程,制定6年禁毒计划。
        在解决吃饱问题后,该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从原来的种植15000多亩,下降到1997年仅零星种植一百多亩,基本上实现了罂粟禁种计划。创造了国际上著名的勐海---勐拉模式。缅甸军政府恢复第一宪法中有关民族自治邦政策,正是由于这种真正的民族自治政策和发展经济的宽松环境,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才得到了飞速发展,带来了边境的繁荣和稳定。缅甸军政会两次向林明贤颁发勋章,号召全国向他学习。这说明缅甸军政府已把勐拉地区和平发展的成功模式作为新时期民族政策的样板,向全国推广。
对缅甸新时期民族和解政策和发展的成果,笔者在该文中作了总结和预测。
        从缅甸边远民族地区近十年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缅甸军政府新时期民族和解政策的大概轮廓。实践证明,实现第一部宪法规定的民族高度自治和尊重民族领袖的地位和作用,是民族地区得到飞速发展的保证。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缅甸政府给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宽松的政策,民族地区认同国家的统一及和平发展的方针。使国家从民族对抗走向民族和解与合作,从分裂走向团结,从战争转入建设。民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不断改善,禁毒工作出现了转机,所有这些都是缅甸新时期民族和解政策的成就。
五、猎头民族的崛起与钦钮
        主持缅甸民族和解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禁毒工作的是时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第一秘书钦钮中将,由于钦钮出色的工作,边境的民族和解及经济发展和禁毒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钦钮首先抓住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典型,大力表彰第四特区主席林明贤(林曾被西方国家指控为坤萨第二),向国内外显示没有美国的援助,只要政策正确,团结依*地方民族政府领袖。同时,开展国际合作发展经济禁毒是会取得成功的。在此之前,与政府达成和解的克钦邦克钦独立军和克钦邦第一特区的发展替代经济和禁毒工作,在中国云南地方政府合作下也取得了初步成效。钦钮就集中精力去抓影响缅甸边境发展和禁毒工作最重要的地区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第二特区以佤族为主,缅甸佤族是亚洲最后的一个猎头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原始社会野蛮的猎头习俗,各部落互不统属,经常为猎头发生部落械斗,外地人一进入就有被猎头的危险。人们一谈到佤族都称野卡佤,佤族成了野蛮落后的代名词。佤族又住在贫困的大山之巅,生产上刀耕火种,种的粮食一年只够吃3个月,其余的生活问题主要*种植鸦片来解决。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缅共进入该地区建立武装根据地后,依*赵尼莱、鲍有祥等几支民族武装,统一佤族各部落,废除了猎头习俗,但生产上仍然还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虽然如此,缅共进入佤族地区建立根据地后,对缅甸佤族政治、军事、干部和士兵的组织培养取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佤族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1989417日以赵尼莱、鲍有祥为首的原缅共佤族中高级指战员脱离缅共,成立佤邦联合党其军队自称佤邦联合军。随后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和平谅解协议,建立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其武装有近2万正规军和7万民兵。控制着40多万人口及3万平方公里面积,分南北两个部份,北部*中国云南边境,南部*泰缅边境。该地区又是东南亚臭名昭著的金三角鸦片主产地区,罂粟种植面积约占三分之二,毒品产量约占二分之一。
        1996年年底在缅甸军政府支持下佤邦联合军打败了金三角的第二代世界鸦片毒枭坤萨后,佤邦联合军的毒品问题就突现出来,美国指控佤邦联合军的主要负责人魏学钢等人为世界第三代鸦片毒枭,佤邦联合军为世界上最大的武装贩毒集团。所以,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是否能在佤邦联合军控制的地区得到实施,是缅甸边境地区民族和解和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的关键所在。
        钦钮做佤邦联合军的工作,经历了一个由对抗到猜忌,经过教育团结到信任合作的曲折过程。虽然军政府和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达成了和平谅解,但这种谅解开初非常脆弱,双方相互提防,钦钮要派下属的情报机构进驻特区,特区政府不同意;特区政府自称佤邦,军政府不批准;军政府支持佤邦联合军打坤萨,又不允许佤邦联合军占领夺取坤萨后的地盘;而佤邦联合军执意不放弃;双方的关系变为对抗。在此之前,佤邦联合军进攻坤萨阵地交火时误伤政府军,差点发生军事冲突。此时,佤邦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在仰光接受钦钮的招见,外表文质彬彬的钦钮态度非常强硬,要鲍有祥撤出占领的地盘。桀骜不驯的鲍有祥回答说,就是杀了他也不交地盘。钦钮没有进一步强迫鲍有祥交出地盘,但政府军切断了北佤至南佤的通道,对佤邦联合军经过政府控制区的往来严加控制。在国际社会指责佤邦联合军是国际最大的武装贩毒集团时,钦钮警告佤联军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自己选择!
        佤邦联合军的总司令鲍有祥在国内外议论压迫下态度有了转变,开始认真的搞地方建设。取得初步成就后,19975月钦钮就率政府主要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到第二特区视察。钦钮赠送鲍有祥一捆甘蔗,用缅甸的谚语一棵甘蔗容易折断,一捆甘蔗就不会折断,教育民族团结的重要。同时,告诫鲍有祥因毒品问题,缅甸的国际处境很困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努力做好禁毒工作。钦钮的这次视察缓解了双方的关系,鲍有祥动员军队和地方各级政府,狠抓发展替代经济。
        199854日钦钮又率政府9个部门的部长、3个副部长到第二特区视察,钦钮说他看到边区的各方面的建设发展都比较好,像这样的发展是缅甸联邦的体现,是各民族兄弟精神的表现,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像这样的精神体 
        钦钮还说:过去他同鲍有祥的距离隔的很远,现在很近了,就像是俩对门。从这个讲话中,可以看出钦钮对鲍有祥一改过去官场中的应酬和上下级之间的生硬态度,显得像一家人一样的亲切了。钦钮视察时还表示缅甸政府将进一步的加大对边区援助力度,他说,他来时主席(指丹瑞大将)指示我对于边区的公路、电站、文化、医疗卫生应给予最大的帮助,从目前的政府帮助2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由于第二特区政府的努力和缅甸政府的支持及国际社会的合作援助,从1997年至1999年短短3年时间内,第二特区的交通、能源、城镇建设、红宝石开采加工、教育文化和一些替代种植项目起得了显著的成就,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缅甸佤族在茫茫的群山中崛起。
        钦钮多次来第二特区视察后,鲍有祥也亲自率地方政府代表团赴仰光向钦钮汇报工作,并在仰光购置房产,建立办事处,经常保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联系。钦钮又亲自带领政府要员和外国使节及记者乘直飞机到万山丛中的鲍有祥老家昆马视察。钦钮牵着鲍有祥的手,迈步走在鲍有祥兄弟为家乡修建的大桥上,向上万名欢迎的民众招手致意。这一次罕见地视察,不但体现了钦钮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还突出了钦钮和鲍有祥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深化建立了互信关系。
        1999417日,钦钮还率领庞大的政府要员和外国使节及记者出席了第二特区政府成立10周年的盛大庆典,钦钮发表了有关缅甸民族和解策和赞扬肯定第二特区近年来发展进步地演说。鲍有祥在讲话中向缅甸政府和国际社会再次承诺在2005年实现禁种毒品的目标。
        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成立10年时间,虽然在一些城镇经济发展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广大山区仍停留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要发展替代经济实现2005年铲除毒源谈何容易。佤邦联合军领导层内部大多数人私下议论他们也没有把握。笔者多年来对第二特区进行跟踪考察,也看不到实施这一措施的经济实力。就连支持合作禁毒的中国云南原省公局安厅厅长刘选略也认为佤邦联合军不可能走出以毒养毒的怪圈。可见佤邦联合军发展替代经济在2005年实现禁种毒品的工作,内外并不被看好。
        19999月底,原定要到云南思茅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鲍有祥,突然接到钦钮的通知要他赶到缅甸景栋开会。会上钦钮出人意料的代表缅甸军政府宣布让佤邦联合军北部辖区内的五万依*种罂粟的山地农民,移民到泰缅边界佤邦联合军控制区的计划。即到原来坤萨贩毒集团控制地区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这一地区自然经济条件较好,佤邦联合军占据后缅甸军政府原来一直不同意由佤邦联合军管辖,现在军政府同意佤邦联合军异地移民发展替代种植,鲍有祥喜出望外。钦钮在关键时刻传达军政府的异地移民决定,无疑是对佤邦联合军实现禁种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攻击和嘲笑这一措施。但佤邦联合军抓紧时间,动员和强迫八万中缅边境地区的烟农进行了搬迁,迈出了实现2005年禁种毒品关键的一步。
现很难看到。
 
钦钮还关切地向鲍有祥了解佤邦联合军装备情况,征求鲍有祥的意见是否能够承担配合政府军保卫缅泰边防的重任?鲍有祥爽快地作了回答和承诺,并用实际行动在边境冲突中站在了第一线。至此,佤邦联合军从一个地方自治政府的军队,承担起了保卫国家边防的任务。这表明缅甸的民族和解政策,不但增强了民族团结,而且,还在国家的认同和保证国家统一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缅甸的民族和解、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中国合作替代种植铲除毒源,虽然是缅甸军人政府的政策,但由于钦钮执行卓有成效,不排除他个人魅力影响。尤其是从缅甸佤族的崛起中,我们看到这个影响伴随着钦钮与鲍有祥之间关系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个典型不难看到钦钮赢得了大多数民族武装领袖的好感,并以之建立了互信和友谊关系。
        缅甸军人政府内斗搞掉钦钮后,对认同国家统一,实行民族自治的民族武装被牵连也作为整肃的对象,引起民族关系紧张。这种混淆钦钮个人与国家利益界限,又搞大缅族主义不守诚信走回头路的错误做法,不但危害缅甸国内的稳定。同时,也影响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禁毒工作。
六、动荡中的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
        200410月至2005年缅甸军人政府内的重大人事调整的同一时期,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也进入了多事之秋。首先是南部军区独立团团长晒堂事件,晒堂是佤邦联合军中一员战将,在打击坤萨贩毒集团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统领的独立团,兵强马壮,经济势力不俗。晒堂趁佤邦联合军总参谋长人事调整之机,夹持部队支持他任总参谋长职位,对晒堂的这种野心,佤邦联合军总部就其它的一些问题把他逮捕入狱。晒堂的事件过后不久,鲍有祥的四弟鲍有华,这个掌握佤邦联合军警卫团的团长,也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他自持是鲍有祥的兄弟掌握着御林军,就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不尊重其他军队的首长和地方领导,甚至对在本地区执行联合国禁毒署项目的官员也不放在眼里。只是占着他是鲍有祥的亲兄弟,大家拿他无奈何。鲍有华卷入了泰缅边界的贩毒事件后,在内外的压力下,佤邦联合军撤消了鲍有华的职务。鲍有华的问题才解决,2005年元月9佤邦联合军总参谋长李自如突然病逝,李自如被认为是鲍有祥的军师,他与鲍有祥原属缅共中部军区是在战火中结成的知已。李自如是中国知青、汉族,一般佤族和汉族成为知已是很不容易的。1989417 ,鲍有祥易旗后特请回乡的李自如回来主持军政要务,成为了佤邦联合军的第二号人物,佤邦联合军的很多重大决策都和他有关。李自如的突然病逝。正逢缅甸军人政府要佤邦联合军交枪换和平的紧要关头,这对局势变化莫则中的鲍有祥是个沉重的打击,在追悼会上鲍有祥这个佤族铁汉伤心地痛哭不已。之后,鲍有祥又旧病复发,不能主持工作。这时离2005年宣布禁种毒品成功,已经只有半年了。
 
为了消除外界的猜疑,36 佤邦联合军与中国云南省思茅市禁毒委联合举行了铲除罂粟暨烧毁毒品现场会,共铲除罂粟383亩,烧毁了双方去年联合行动查获的海洛因、冰毒共112余千克。缅甸中央政府代表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们共同参与了这一活动。第二特区政府副主席肖明亮说:举行这次活动,表明了我们禁毒的决心,是实现20056月这里禁种罂粟这一目标的前奏曲,也是缅中边境禁毒部门成功合作的体现。联合国禁毒和犯罪问题办事处驻缅甸国家代表约翰· 陆克 ·拉玛惠(Jean Luc Lemahieu)认为。今天举行的仪式虽小,但意义重大,标志着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与中国和缅甸政府在禁毒执法方面的有力合作,国际社会期待着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兑现承诺。
特区政府如何兑现承诺,成了一个悬念?
七、中缅跨境民族与中国安全的关系
        美国对缅甸的民族和解,中缅合作发展绿色替代种植,一直是采取双重标准的。一方面美国企图收买拉拢缅甸的民族武装,希望这些民族武装重新与军政府进行对抗,达到削弱军政府的目的。如听从美国的旨意,美国就给资金、给武器对其贩毒的行为视而不见。如违反美国的意图,美国就指控为贩毒集团和毒枭,以之铲除而后快。美国认为只要缅甸军人掌权就谈不上任何合作,对军政府只能制裁。对中国与缅甸的合作,虽然没有挑明态度,但对有中国参加的联合国禁毒署在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的项目不给予资金的支持,就说明了其立场。
       美国司法部在2005125 起诉佤邦联合军8名高级军队领导为世界毒枭,其中包括总司令鲍有祥三兄弟和南部军区总司令魏学刚四兄弟。美国已将通过联合国对特区政府援助的70万美元从银行撤回。而在此之前9·11事件后,2002318 ,泰国曼谷的英文《邮报》公开报道:美国国务院负责毒品及执法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兰德·比尔和反恐特使弗朗西斯·泰勒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的发言,指责佤联军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与全世界毒品贸易有联系的恐怖主义组织这是美国首次将武装贩毒组织列为恐怖主义组织。同年3月上旬,泰国新泰国党副主席布萨·楚蒂库撰文透露来自美国的最新消息;在针对世界上最大的贩毒武装之一的行动中,美国在泰缅边境一线不排除采用军事手段,对佤联军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配合这些言论美国、泰国、新加坡在泰国北部每年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为采用军事手段打击佤邦联合军进行实战训练。
 
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度,表面上是针对佤邦联合军,实质上也有威慑在边境上与佤邦联合军进行禁毒合作的中国。中国因西南边疆的问题又一次面临与东北亚边境朝鲜核问题而同时引发腹背受敌的战争威胁。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50年代因朝鲜战争暴发中国支持北朝鲜,美国转而支持被抛弃了的台湾国民党政权。同时,策动流窜在中国云南边境外缅甸掸邦东北部的2000多人国军残部和云南边疆因违反民族政策攻打土司大量外逃的少数民族边民,组织成几万人的反共力量,反攻云南边境地区牵制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战争结束后,这些残军和少数民族结合的武装虽然经过几次缅甸政府军的围剿,但仍然不断壮大。并乘中国大陆多次政治运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策动边民外逃和组织小股武装进行骚扰,影响云南边疆的稳定。
        历史上云南与周边国家形成了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的状况,云南跨境民族问题处理的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云南稳定和发展,甚至波及到中央。在这个方面云南和缅甸的关系特别突出。
八、历史上的云南和缅甸

        远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帝国的使者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发现市场上有来自四川的筇竹手杖和布匹,得知是从汉帝国西南边的滇国输出的,触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夷,从四川、云南过缅甸,通印度,到罗马的南方商道蜀身毒道---即后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汉帝国以兵临滇先后在云南的滇王国和哀牢国建立了益州郡和永昌郡,密切了云南和中央的关系,建立了中央经云南向东南亚和南亚发展的商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东汉中缅边界的掸国曾派大型的文化使团到长安演出,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宰相诸葛亮经营南中(今贵州云南和缅甸的一部份)七擒七纵孟获,正确地处理了这些地区的民族关系。把内地的先进的牛耕技术和文明生活传播到边疆,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云南、缅甸的跨境民族地区还流传着不少诸葛孔明的佳话。公元七、八世纪的唐朝和南诏时期,由于唐朝在云南的官僚欺压南诏,逼南诏反唐。唐朝派10万大军征剿南诏,结果唐10大军覆灭,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南诏成为西南强大的割据政权,势力西南部达到缅甸北部中部。
        当时缅甸的缅族曾参加了南诏的雇佣军,这些缅族雇佣军在南诏军队中学到了军事技术和组织才干,在1044年由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建立蒲甘王国。在此之前,缅甸曾是一个由与中国云南濮系统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同一血缘的孟族;与百越系统的傣族血缘的掸族;与羌系统彝族、傈僳族、拉祜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同一血缘缅族、克钦族、克伦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掸族在上缅甸建立过掸国,孟族在下缅甸建立过孟族的直通王国。元代忽必烈亲自远征大理国后,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并派著名的政治家赛典赤管理云南,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实行由各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民族地方的土司制度。并再次掀起了传播内地先进经济文化的高潮,兴修水利建盖文庙。云南行省的建立和土司制度的实行,及推广内地先进的经济文化奠定了云南七百年发展的基础。同时,元朝以云南作为基地,征服东南亚,曾一度把缅甸作为一个元朝的一个行省。明清两代在缅甸分封了5个土司,由云南管辖把中国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自治管理的先进统治方法和内地的先进经济文化延伸到缅甸。明朝的文献《西南夷风土记》云:江头城外有大明街,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而三宣六慰被携者亦数万。”“交易或5日一市,10日一市,惟孟1日一小市,5日一大市,盖其他多宝藏,商贾辐辏,故物价常平。反映了中国推动缅甸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
 

        清代经过康乾盛世后,内地东南沿海人口大增,移民浪潮不断涌向云南,加快了云南中部地区和交通沿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政府机构和内地移民与云南少数民族生存利益的冲突,清政府首先在云南中部和交通沿线强行搞改土归流后,在西南部又向哀牢山---红河流域不断推进。政府的改土归流主要是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出发,政治上把土司的统治变为流官的统治。经济上把原来民族经营的茶盐等主要经济生活资源控制在政府官吏的手中,收取巨额的税收。而大量内地移民来云南从事开矿、做生意,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正当的商业手段,获取高额利润,使当地民族贫困化。政府和移民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压迫和剥削,引起了激烈的反抗。特别是在云南中部哀牢山腹地和红河以西澜沧江以东的地区,反抗尤为激烈。傣族的土司和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的民众造反声势浩大。当哀牢山腹地红河流域的民族造反被镇压下去后,以拉祜族宗教首领打着杀灭汉人的极端民族主义口号,掀起持续不断的造反运动。在澜沧募乃银矿一带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澜沧成为了三反之地,拉祜族被称为九反之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曾因开发银矿繁荣一时的募乃变成一片废墟。内地汉族商人和技工及家属被杀被赶走,清政府不得不在澜沧分封了一批拉祜族土司恢复社会秩序。
        少数民族造反带来的边疆动乱,随中国中央王朝势力的衰退和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大国的东进,导致中国在缅甸的宗主国地位的丧失。这个结果并不是一时一刻才发生的,早在康熙期间,解决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在云南、广东发动的割据战争,清朝最终完成对大陆的统一,开始进入盛世之初。云贵总督蔡毓荣在《筹滇十疏》中针对云南汉夷交错,而土著夷人种类复杂的特殊情况,提出治滇者先治土人,土人安而滇不足治矣为官之道不要去搔扰夷人卓越见解,及时的总结了解决民族问题对治理云南的宝贵经验教训。然而,康乾盛世100多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人口快速的增加,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东北、蒙古、新疆、西藏问题解决之后。在国内满族与汉族、蒙古族、藏族、新疆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在国外与朝鲜、越南、缅甸、老挝等周边中小国家,建立了宗主国关系。对周边强国俄罗斯的扩张也进行了军事反击。四海安定,八方来潮,盛极一时,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在这种空前的强盛中,也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在边疆民族问题上,云南尤为突出,云南作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因地形复杂,民族支系分散。虽然在南诏、大理国后云南建立了行省,再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大的民族的政治经济力量。实行土司制度后,各民族实行自治,也往往得益国家统一满、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融合得到的各种帮助。但在中央和云南省府政府政治经济力量持续增强后,就开始忽略土司制度下的民族自治,为了满、汉民族结合的统治利益,进行无节制地扩张,严重违反为官之道不要去搔扰夷人的教训,出现了用暴力推行改土归流的趋势,民族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到了清朝晚期,民族冲突就在边疆蔓延开来了。

 
        19世纪中期,英国占领缅甸后又开始向云南边境逼近,到了怒江下游---萨尔温江西岸才暂时停顿下来。但英国要跨过萨尔温江入云南进西藏的野心一直没有死。中华民国建立后,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一再侵犯云南边境妄图强占战略要地和丰富的矿藏资源遭到各少数民族的英勇反抗,在傈僳族地区发生过片马抗英事件,在佤族地区发生过班洪抗英事件,在澜沧进行过边界堪界谈判,阻止了英国蚕食云南的野心。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暴发,战况对中国不利,在南京沦陷后蒋介石针对日本由北向南的进攻战略,把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形成由西到东的抗战战略,以时间换空间,等待英美两大国参战,最后打败日本。这个战略转变把云南和缅甸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理位置上。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彝族,是位拥有云南王土皇帝军阀等各种头衔的神秘人物。他利用云南丰富的矿藏资源和优质云土(鸦片),富集了强大的财力。又依*云南与东南亚英法殖民地接壤的便利,大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经济、军事、文化的优势建设云南,云南有自己的银行和货币,使云南成为民国政府时期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安定的优秀省份。民国政府首脑蒋介石非常不喜欢龙云对云南的这种自治。但抗战暴发国难当头,龙云就向民国政府蒋介石表示派出20万滇军奔赴抗战前线。滇军是当时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陆军,在台儿庄大捷和武汉保卫战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随时局的变化,英属殖民地缅甸仰光口岸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接受国际援助的重要港口。193711月国民政府拨款200万元下令云南用1年的时间修通滇缅公路。省主席龙云紧急动员20多万各族人民参加修路,用原始的工具和义务劳动以牺牲3万多人的代价,在滇西的崇山峻岭大川深谷中,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用最少的经济投入,以血肉之躯,高质量的修通了滇缅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为抗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事实证明,云南少数民族中的杰出政治人物,结合云南的实际治理云南,能够充分利用云南的资源优势和地源优势把云南建设好。虽然这种治理带有强烈的地方自治味道,并有一些联邦国家的倾向,不符合中国中央集权官僚统治的传统。而云南实行土司制度以来一贯的有向化之心的精神并未改变。一但国家整体利益需要,云南就会挺身而出,不惜牺牲,顾全大局。这是云南最可贵的一种民族精神。
        1941年在中国抗战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时,日本胁迫英国关闭滇缅公路,英国趁人之危迫使国民政府签订了跨过萨尔温江划界的临时协议。珍珠港事件暴发,英美对日宣战在亚洲与中国结成同盟。英军在亚洲的殖民地军队一触即溃,放弃香港、新加坡。日军进入泰国逼进缅甸,英国才请求中国政府出兵,国民政府派出10万精锐的远征军赴缅作战。在此之前,国民政府为保卫战略大后方,提出出兵缅甸的要求,但英国怕中国在缅甸重新建立影响,拒绝中国出兵。
        由于缅甸的爱国志士把第二次世界大战认为是脱离英国殖民地的机会,把反英国殖民主义的希望寄托予日本,与中国联合英美抗战的路线不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得不到缅甸人民主动地配合,加之英国蓄意放弃缅甸,把军队撤回印度。在中、英、美制定的几次会战中,放弃阵地和装备,逃避日军,让中国军队替他们作掩护,使远征军在同古保卫战和仁安羌大捷后,蒙受重大损失撤回国内。日军进犯到滇西怒江边,妄图渡怒江攻打昆明,直逼重庆,东西合围灭亡中国。
 
        中美两国针锋相对,积极组织策划战略反攻。1944年中国20万远征军发动滇西大反攻,云南人民又为中国军队提供了粮食、蔬菜、肉类等后勤保障。中国远征军攻克松山,血战龙陵、收复腾冲,下芒市,出畹町,把日寇驱出了国境并一股作气,配合印度的中、英、美联军光复了缅甸。在这一过程中,缅甸的爱国志士由于日军在缅甸23年内犯下的暴行,超过了英国殖民者近百年的统治,加之日本人并不让缅甸人真正获得独立。因此,加入了反对日本侵略的行列。这样中缅人民就共同站在反抗日本侵略的立场上了。滇西大反攻和收复缅甸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把侵略者驱出了国门扬威异域的伟大胜利,为1945年战后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强国之一奠定了基础。
        2000多年前,汉武帝经营西南夷,把从四川开始的中国内地和云南边疆及东南亚的缅甸和南亚的印度连结起来通往罗马的商道。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下令修筑把中国临时首都四川重庆经云南到缅甸到印度和西方英美连结的生命线。这种历史的巧合,证明了云南和缅甸对中国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充分的得到了体现。这种历史巧合所不同的是,2000多年前的汉武大帝是汉朝由弱变强后,主动提出的战略发展,云南的地方统治者是被动配合中央这一战略发展。2000多年后的中华民国是由弱没有变强时,受到强敌入侵被迫采取的战略决策,云南的地方统治者积极主动地配合这一战略决策。虽然时间不同,国情不同,但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所采取的战略决策的高瞻远瞩的气魄却是一致的,这就是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大国影响东南亚发展的关键。同时,云南地方统治者能否积极主动的配合中央的决策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说明中央的英明的决策,还需要云南杰出的地方首长来配合贯彻实施,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战后1946年由于中国国内国共两党内战重新暴发,中、英滇缅边界问题还未正式谈判。1948年缅甸独立时,也没有和中华民国政府就边界问题达成任何协议,中缅边界还处于未正式勘界的状况。
        1949年初,在国共两党的内战最激烈的阶段,一些云南的土共投机分子乘共产党将要战胜国民党之机,利用汉族地主武装对江外(澜沧江)思普地区、临沧地区的土司发动进攻,打倒一批在边疆有影响的拉祜族、傣族土司,制造边疆动乱,违背了治滇者先治土人,土人安而滇不足治矣统治教训。自毁藩篱,形成大量少数民族武装逃离家园聚居在未定界内,为从内战中失败的国民党少数残军逃往中缅南段未定界反攻大陆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中缅未定界的国民党残军与少数民族武装结合带来的严重安全问题,只好在1960年与缅甸签订了中缅勘界协定,把大片未定界国土划归缅甸。划归缅甸的少数民族边民伤心地说,是中国不要我们了,我们才做了缅甸人。后来派出解放军与缅甸军队合围滞留在划给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残军与少数民族武装,一部份突围出去的残军和少数民族武装,退到泰缅边界,暂时缓解了中缅边境的安全问题。这是国共两党内战中,共产党取得大陆政权后,因边境的民族问题处理的不好,为边境安全不得不向一个弱小的邻国割让有争议的领土。问题不仅于此,虽然缅甸得到了这些本不该得到的领土和边民,但缅甸落后的国力,和紧张的民族关系并没有能力来管理这些得到的领土及边民,这一地区就成为了鸦片毒品泛滥和滋生一代代国际毒枭的土壤。
 

        尽管中国云南境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鸦片禁种,但由于云南境外仍然是鸦片种植的主产区,境外的毒品反过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发展,使云南边境地区又成为受毒品毒害和经济落后的重灾区。不但如此,云南境外的毒品透过云南影响全国,使中国大陆再次成为毒品受害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缅边境地区成为了缅甸共产党武装斗争的根据地。缅共搞武装斗争,注重社会改革,把中缅边境缅甸一则的少数民族武装统一组织起来,并在广大乡村建立了基层社会组织,广泛动员各族群众参加夺取政权的战争。但忽视经济发展,这些地区停滞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广大少数民族边民仍然依*种植鸦片解决生存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未,缅共由于没有了外援,同时在禁种毒品遭到民众的反对后,反过来又依*毒品生存,勉强维持武装割据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未,缅共中的民族武装不愿意在追随缅共夺取政权的路线,纷纷脱离缅共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搞民族自治。这本是中国摆脱外交困境的一个良机,但由于以意识形态来看待所谓兄弟党的问题,中联部等八个部出台了与脱离缅共的民族武装四不的政策,即政治上不承认,组织上不往来,军事上不支持,经济上不援助。放弃了做这些中缅边境地区民族武装自治区的工作。这是继60年代割地求安后,又一次为丢包袱不计后果的重大战略失策。而民族武装自治区为了生存和武装割据,只有依*原来缅共后期就存在的以毒养军的状况。缅甸军政府虽然因毒品受到国际压力,但没有经济力量认真援助这些自治的民族武装实现禁毒。因此,这些自治的民族武装就继续成为毒品种植泛滥区,毒品对中国的危害比缅共时期更为严重。
九、云南合作禁毒的创举
        云南边境深受缅甸边境民族武装地区种植毒品的危害,警力部门打不胜打,防不胜防。一些政府官员大胆突破四不准的禁令,探索与境外这些民族武装合作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的有效方法。这一大胆创新受到时任云南省公安厅厅长兼禁毒局局长刘选略警官的注意,经考察后提出了政治上施压,经济上帮助,解决境外毒源的思路。以此同时,中国云南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陈吕范 先生在泰国国王山地计划的启发下,也提出了在境外发展替代种植铲除毒源的主张,得到了国内一些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支持和媒体的关注。原云南省禁毒委负责人省政协副主席瑶族学者赵廷光也组织了专家学者到境外考察探索发展替代经济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了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合作绿色替代工程的成功经验---《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介绍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决策过程时有一段重要的文字:勐海县委面对着境外毒品严重泛滥形势,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坚持一手抓社会治安,一手抓发展经济。认真分析了境外毒品泛滥的原因,认为毒源产生是境外一侧国家,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所致。要解决境外毒品原植物罂粟的种植问题和毒品走私问题,就必须寻求有利时机,帮助解决境外各民族*种植毒品为生和境外民族武装*以毒养军的经济结构问题,把堵源和截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禁毒工作的标本兼治目标。县委正确的分折了形势后,就大胆地决定要把手脚伸出去,帮助境外民众解决贫困问题,铲除毒品原植物种植的经济基础。县委书记艾罕炳形象地说,我们在境内禁毒就象堵一道漏水的堤坝,在堤坝外堵是无济于事的,要彻底 

        县委根据边疆的实际情况,民族跨境而居,边民长期互相往来,在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有和平发展的基础。虽然,目前境外毒品泛滥,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这只不过是历史遗留和发展过程中暂时现象,并不是我们和周边国家关系之间发展的主流。因此,县委决定到境外帮助发展经济,铲除毒源,克服影响双边关系存在的障碍,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石安达《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
        报告总结了中缅两国边区地方政府,通过合作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成果,经过四年的努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了特区7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自给有余。同时,种植西瓜、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和开发矿山及发展旅游业,基本实现了铲除该特区1.5万亩罂粟种植的目标。特区政府的经济收入有了增加,境外大部分民众的吃饱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进一步朝着毒品禁吸、禁贩运,继续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方向发展。遏制了境外这部分地区毒品向境内走私贩运的黑潮,社会治安得到了好转,保证了经济持续发展。两国边境地区呈现出和平发展、繁荣稳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我们把这种双方边境地区通过和平与发展实现禁毒的方式称之为勐海模式
        勐海模式给人们的启示是:在缅甸民族和解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优势,大胆的突破常规做法,灵活主动的开展工作。勐海模式在短短的五年内解决了境外毒品禁种问题,带来了边境双方的稳定和繁荣,这在国际禁毒史上是一项创举。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历史遗留下来和发展中存在问题提供了范例。即同属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的差距,一方还末解决历史遗留和发展过程中的毒品生产问题,并以此引起一系列毒品贸易,毒品走私危害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是可以通过周边国家与国际社会合作,通过和平发展的形式,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解决毒品问题的(石安达《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
        中国云南学者独立研究的观点形成的报告,曾得到原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的高度关注,他批示:请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予以重视。
        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对这个经验也给予充分肯定。国家禁毒委和中央电视台邀请了专家到北京与国家禁毒委副秘书长一起介绍勐海模式的经验,向世界报道中缅合作禁毒的政策和成果。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国际禁毒署主任阿拉奇经过考察,也认为中缅两国的合作禁毒是在没有联合国帮助下独立完成的,其成果超出了他的预想……。云南做出例证,向国际社会表明禁毒是可以成功的。他还认为云南在中国禁毒工作中有特殊的作用,在解决毒品方面,云南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楷模。他准备筹集2.5亿美元用十年的时间,依托云南解决金三角毒源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美国的作梗,由联合国禁毒署牵头,有缅甸政府,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中国政府参加的在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勐波县开展的试点项目的资金1520万美元,到1999年启动时才到位700万美元,这些资金使用不到2年就基本耗尽,项目的成果也相当有限。这说明虽然有联合国主持,但是只要美国不合作,联合国帮助的国际合作在金三角的禁毒难有作为。
整治,就必须从堤坝内部修补,也就是要到境外去铲除毒源。
 
 

            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说明职能部门只能在职能范围内发挥作用,超出职能范围是不能胜任的。国家不能没有警察,但是警察不能主宰国家。这是普通的常识。同样禁毒不能没有警察,但警察不能主宰禁毒工作。我们认为合作禁毒不仅仅是打击毒品犯罪的问题,而是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这种综合性的合作发展的战略问题,不是由公安职能部门的战术打击能够单独承担的。正因为警力部门打不胜打,防不胜防,才有地方党和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参与境外绿色禁毒工程,经过共同努力,与对方合作才创造了标本兼治的《勐海模式》。《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由该县外事办公室牵头,科委、县农业局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站、茶叶办公室、边贸局、海关等单位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合作开展绿色禁毒工程
        中缅边境地区开展禁毒合作中国方面是在边境政府的领导协调下各个部门协调参与共同努力完成的。在国际上泰国北部的毒品问题也是通过由泰国国家最高权力象征的泰国国王主持制定泰王山地计划,由政府各个部门包括大学、科研单位与国际间的基金会、宗教团体、民间组织共同协调完成的,没有由单独警察公安部门来执行完成禁毒任务的。这里所说的禁毒任务主要是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的工作。至于禁毒工作中,打击毒品犯罪的任务国际上基本都是由各个国家的警察部门来执行,他们之间也经常开展国际合作,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因重点分析研究禁毒任务中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打击毒品犯罪的问题。
对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问题上,学者经过调查独立研究总结的经验:
        勐海模式的意义还在于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出现了和平发展的势头,东盟也从一个政治军事组织,变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勐海县地方政府和外办等单位能高瞻远瞩,把握住东南亚形势变化的方向,找准境外毒源产生的社会原因,不为毒品一时泛滥的现象所迷惑,紧紧围绕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机遇,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优势,大胆的突破常规做法,灵活主动的开展工作。(石安达《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
        云南省职能部门的个别官员对此不削一顾,不但限制打压专家学者研究不同学术观点。而且还压制云南西部开发研究会和云南跨境民族课题组,以原云南省副省长李铮友为首的农业专家组与缅甸掸邦第二特推广水稻良种的合作项目(该项目由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出资60万元人民币),该项目经过一年的试种,已取得了杂交水稻试种和杂交水稻旱地种植的丰收。同时还培训了一批当地的部队和农村的人才。但此时,联合国禁毒署在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波的援助项目的水 稻种植,却因缅甸农业专家对中缅边界的自然生态环境不熟悉,和没有适应的丰产水稻良种而告失败。这本是中国云南农业专家积极参与联合国禁毒署项目的大好时机,但令人不解的是云南省职能部门的个别官员以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出资为借口中断了项目的合作,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作为项目参与国,虽有资深的专家和成功的水稻丰产试种经验,却没有一人在里面参与实际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合作禁毒曲折之路
        勐海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中缅边境地区合作成功的范例,推动国际合作解决金三角的毒源问题,并把下一个中缅合作的目标锁定在---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情况大致相同的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同属于一样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由于在坤萨贩毒集团覆灭后,该地区已成为大金三角地区最大的毒品原植物罂粟种植区和鸦片贸易海洛因加工,冰毒加工的基地,以毒养军的问题非常突出。国内外的一些议论就认为,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一些的领导人就是当代第三代世界毒枭,对第二特区政府领导在国际社会和在缅甸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改变立场,十、中缅开始发展经济,实行禁毒的努力,大加怀疑和责难。这些怀疑和责难,与第四特区当年要走和平发展与勐海县开展绿色禁毒工作时的情况一样。当然,第二特区虽然处于和第四特区相同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下。但是,由于第二特区的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的基础与第四特区不一样,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不同。第二特区的佤族是中缅边境跨境民族中最贫困最落后的民族,30年前还处于原始部落社会末期,社会经济文化比第四特区要落后得多,领导人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也比第四特区差一些。因此,要解决第二特区的毒品问题,就要更困难一些,时间也要长一些。目前,缅甸的国内民族问题已基本走上了正轨,并以加入了东盟。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主流,积级发挥勐海模式的经验,在第二特区开展相应的绿色禁毒替代工程,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也会或迟早走上光明的道路(石安达《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
        但这个目标除一开始时就遇到美国的作梗外,云南职能部门的个别官员思想上也认为:第二特区根本不能放弃走以毒养军的道路,甚至还认为援助第二特区发展禁毒工作,是为毒枭输血打气,养虎为患……。内部认识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但令人不解的是个别人却以美国马首是瞻看美国的脸色行是。把美国的情报交给某些专家学者,让他们以自己的口吻杜撰出来,形成所谓专家学者观点的论据,给政府的决策部门作为禁毒的参考。这里我们不是反对在禁毒问题上与美国开展互利互惠的情报合作,而是反对跟随美国禁毒战略利益的情报出发,不加区别的用来指导我国的禁毒战略利益。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就是用假情报来欺骗世人发动战争的,从这个事例中明显地看出美国情报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情报是为什么服务的?这里我们也不是怀疑美国情报的高科技手段和充足的经费及干练的特工人员,而是警惕美国政府为自己的战略利益服务可以制造假情报。
        由于云南职能部门个别人在这个问题的上只以狭隘的职能部门角度看待全局性的问题。同时,又缺乏应有的历史、民族、文化、哲学上的修养,对毒品形成的社会原因没有什么研究,只认定对方是种毒、制毒、贩毒的毒枭例为专政打击的对象。而看不到对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为合作禁毒的重要参与者。加之职能部门的个别人有意无意的追随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对境外民族武装自治政府采取模梭两可的态度,消极对待与对方的合作。同时,又片面夸大与以他们视为毒枭合作的禁种成果和投入的资金,说什么在10年内中国与合作方禁种投入资金3亿元,禁种面积达40多万亩,10年累积减少海洛因100吨。但实际上境外金三角的毒品对云南和我国及对国际社会的危害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加重。

  
为此,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的官员对联合国禁毒署的项目很有意见,认为机构庞大,人员花费过多,而缺少实效。针对认识不一致,原云南省委负责禁毒的领导后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的赵廷光同志,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提出建议,要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要按照江总书记禁绝毒品的指示,从上到下,解决认识问题,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各方配合,共同奋斗,争取禁毒治本斗争的胜利。对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提出禁毒部门要依*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有关社团组织的作用,为禁毒斗争作贡献。但云南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的这些探讨双方合作中存在的政策、组织机构、经费等存在的重大问题,由于职能部门个别人的影响,不能形成合力向中央决策部门反映,让中央决策部门掌握中缅两国边境地区合作禁毒的真实效果。和需要在政策上、机构上、经费上需要决解的紧迫问题,及时的调整政策解决存在的问题。
        中缅边界合作开展禁毒合乎中缅两国的利益。中国作为地区性的大国,本应该积极主动的投入这一工作,何况这里面还有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处理不当造成的原因。自己能做,应该自己做主的事情上,寄托在要美国掏腰包来做,一旦美国不掏腰包就做不了。这样作的结果使我们丧失了1999年至2004年,由缅甸中央政府通过钦钮主持的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异地移民带来的政策援助宝贵的五年时间。
十一、2006年以我为主,峰廻路转
        20056月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面对军政府的压力,佤邦联合军群龙无首,内部出现分裂的苗头,人们都在猜测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可能出现状况。
        64日从第二特区政府传出消息,原定于622 24日分别在第二特区北部和南部召开的禁毒誓师大会被延期至年底。这个誓师大会上第二特区政府将向全世界正式宣布:2005626 世界禁毒日这一天起,该地区全面实现无毒种植区的承诺。 对于延期的原因特区政府的官员先解释为因受天气影响,雨季中无法举办这个活动,缅甸军政府要求延期举行。特区政府官员后又透露延期的正真原因是64 缅甸军政府突然通知不派官员参加此次誓师大会,其理由是特区政府发出的请柬落款用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人民政府不恰当,应该是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关于这一点,钦钮在台上时缅甸军政府就作了明确表态,但特区政府坚持这个称谓,钦钮也不过多注重。同时,也不因在称谓上的分歧,而改变对特区政府工作的支持。特区政府在20056月份举行誓师大会的广场上,还悬挂着钦钮与鲍有祥牵手共同迈步的和平与发展为标题的大型巨幅宣传画,这可能才是导致军政府不派官员参加誓师大会的表面上政治原因。更深层的原因估计是军政府要佤邦联合军交枪换和平,特区政府提出持枪保和平引起的。
         缅甸军人政府借故不出席第二特区政府的禁毒誓师大会,给第二特区政府造成相当大的被动。按原计划特区政府将邀请包括英国BBC在内的世界著名媒体参加外,还邀请了联合国和中国云南的相关机构参加。同时,还向一些国际友好组织和团体及国内周边组织发了几百张请柬,而军政府在5月份还表示支持召开这个会议,现在突然表态不支持了要延期……
        军政府的突然变更无疑把军政府和第二特区政府的矛盾向世界公开。第二特区政府在很尴尬的情况下,顶着压力在626 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誓师会议,宣布从即日起第二特区实现了罂粟禁种的 
        从这一情况中,我们可看出缅甸军人政府因钦钮与民族武装的关系,影响了缅甸边境的禁毒工作。
        中国的媒体和禁毒部门的官员出席了这个被缅甸军政府有意冷落了的禁毒誓师会,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作了报道,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用整版的版面报道了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发言人李祖烈的谈话。表明中国政府对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兑现承诺时给予支持。在此之前,中国中央政府决定给云南拨款8亿人民币用于云南的禁毒工作,这是中央政府首次拨给云南用于禁毒的高数额的资金。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政府对云南境外合作替代铲除毒源,已经由配合等待联合国禁毒署筹集资金转变成以我为主投入资金的积极立场。虽然此时缅甸军政府对民族和解口头上说不变,实际上却在变,变朝不利于边境稳定,不利于合作替代工作方面发展。但中方对发展境外合作替代的积极态度,迫使缅甸军人政府采取观望态度,不把局势进一步恶化。
        20058月,中缅双方合作破获掸邦北部第二特区2518团(原独立团整编后的部队)团长岩板一行70多人的武装护毒活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根据中缅合作禁毒的协议,中国武警部队向缅甸军方缉毒部门提供了岩板一行的贩毒情报。缅方根据中方的情报,用一营人的部队在泰缅边境城镇大其力附近围堵岩板。岩板开始不愿就犯,缅军采取克制态度,围而不打,坚持说服,劝其缴械,接受缉查。双方对持4个小时后,岩板终于叫手下放下武器接受检查,缅军收缴了岩板携带的近496公斤海洛因。在整个过程中缅军即保持禁毒立场,又采取克制态度,避免双方交火。不让缉毒工作酿成与佤邦联合军的军事冲突。岩板是鲍有祥的侄儿子,他犯下的毒品走私罪行,影响了缅甸掸邦北部特区政府佤邦联合军和鲍有祥的形象。虽然特区政府一再强调这是岩板的个人行为与特区政府无关。同时,特区政府组织了9月~10月~11月份5个小组邀请缅甸政府和联合国禁毒署派有关人员参加到特区各乡村复查罂粟禁种情况,没有发现复种情况。随后特区政府又再一次让各级政府领导保证不参与贩毒活动。另一方面,特区政府禁种后,决定对烟农进行一定的扶持,首先是免交三年的农业税,其次是将特区政府收入的10%用于补助烟农发展生产,还将一些国家使领馆许诺赞助200万美元用于改善烟农生活,并把联合国计划署援助的大米发放给烟农。但缅甸政府再一次取消了原定推迟年底举行的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的禁毒誓师会议。透露出缅甸军政会对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的态度仍然裹足不前,举棋不定。
        200512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东盟首脑会议会见缅甸总理梭温时强调缅甸国内发生的事情,属于缅甸内政,应由缅甸人民自主协商,妥善处理。
        20061月底,缅甸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会上缅甸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公开表态,继续推动实施2003年提出的民主路线图,会议并就边境各特区民族武装问题达成谅解,各民族武装是否解除武装由特区政府领导人决定,政府不再施加压力。
        20062月,中缅两国总理在北京会晤,温家宝总理向缅甸总理提出:①、中国关注在缅甸的华人华侨的利益和安全。②、中国关注缅甸毒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③、中国关注中缅边境地区稳定和安全。
        20062月底,中缅双方在缅甸新首都彬马那召开中缅合作禁毒会议,会上缅方公布了美国政府最新提出的佤邦联合军21名国际毒枭的名单(20052月为8名),征求中方的意见。中方表示美国提供的这些情报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老情报,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中方的态度是:对这些人的过去问题既往不咎,有现行严惩不待。中缅双方要搞好合作发展替代彻底铲除毒源。缅方认可中方的态度。
 
        从这一情况中,我们可看出缅甸军人政府因钦钮与民族武装的关系,影响了缅甸边境的禁毒工作。
        中国的媒体和禁毒部门的官员出席了这个被缅甸军政府有意冷落了的禁毒誓师会,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作了报道,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用整版的版面报道了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发言人李祖烈的谈话。表明中国政府对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兑现承诺时给予支持。在此之前,中国中央政府决定给云南拨款8亿人民币用于云南的禁毒工作,这是中央政府首次拨给云南用于禁毒的高数额的资金。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政府对云南境外合作替代铲除毒源,已经由配合等待联合国禁毒署筹集资金转变成以我为主投入资金的积极立场。虽然此时缅甸军政府对民族和解口头上说不变,实际上却在变,变朝不利于边境稳定,不利于合作替代工作方面发展。但中方对发展境外合作替代的积极态度,迫使缅甸军人政府采取观望态度,不把局势进一步恶化。
        20058月,中缅双方合作破获掸邦北部第二特区2518团(原独立团整编后的部队)团长岩板一行70多人的武装护毒活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根据中缅合作禁毒的协议,中国武警部队向缅甸军方缉毒部门提供了岩板一行的贩毒情报。缅方根据中方的情报,用一营人的部队在泰缅边境城镇大其力附近围堵岩板。岩板开始不愿就犯,缅军采取克制态度,围而不打,坚持说服,劝其缴械,接受缉查。双方对持4个小时后,岩板终于叫手下放下武器接受检查,缅军收缴了岩板携带的近496公斤海洛因。在整个过程中缅军即保持禁毒立场,又采取克制态度,避免双方交火。不让缉毒工作酿成与佤邦联合军的军事冲突。岩板是鲍有祥的侄儿子,他犯下的毒品走私罪行,影响了缅甸掸邦北部特区政府佤邦联合军和鲍有祥的形象。虽然特区政府一再强调这是岩板的个人行为与特区政府无关。同时,特区政府组织了9月~10月~11月份5个小组邀请缅甸政府和联合国禁毒署派有关人员参加到特区各乡村复查罂粟禁种情况,没有发现复种情况。随后特区政府又再一次让各级政府领导保证不参与贩毒活动。另一方面,特区政府禁种后,决定对烟农进行一定的扶持,首先是免交三年的农业税,其次是将特区政府收入的10%用于补助烟农发展生产,还将一些国家使领馆许诺赞助200万美元用于改善烟农生活,并把联合国计划署援助的大米发放给烟农。但缅甸政府再一次取消了原定推迟年底举行的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的禁毒誓师会议。透露出缅甸军政会对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的态度仍然裹足不前,举棋不定。
        200512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东盟首脑会议会见缅甸总理梭温时强调缅甸国内发生的事情,属于缅甸内政,应由缅甸人民自主协商,妥善处理。
        20061月底,缅甸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会上缅甸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公开表态,继续推动实施2003年提出的民主路线图,会议并就边境各特区民族武装问题达成谅解,各民族武装是否解除武装由特区政府领导人决定,政府不再施加压力。
        20062月,中缅两国总理在北京会晤,温家宝总理向缅甸总理提出:①、中国关注在缅甸的华人华侨的利益和安全。②、中国关注缅甸毒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③、中国关注中缅边境地区稳定和安全。
        20062月底,中缅双方在缅甸新首都彬马那召开中缅合作禁毒会议,会上缅方公布了美国政府最新提出的佤邦联合军21名国际毒枭的名单(20052月为8名),征求中方的意见。中方表示美国提供的这些情报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老情报,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中方的态度是:对这些人的过去问题既往不咎,有现行严惩不待。中缅双方要搞好合作发展替代彻底铲除毒源。缅方认可中方的态度。
 
        从这一情况中,我们可看出缅甸军人政府因钦钮与民族武装的关系,影响了缅甸边境的禁毒工作。
        中国的媒体和禁毒部门的官员出席了这个被缅甸军政府有意冷落了的禁毒誓师会,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作了报道,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用整版的版面报道了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发言人李祖烈的谈话。表明中国政府对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兑现承诺时给予支持。在此之前,中国中央政府决定给云南拨款8亿人民币用于云南的禁毒工作,这是中央政府首次拨给云南用于禁毒的高数额的资金。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政府对云南境外合作替代铲除毒源,已经由配合等待联合国禁毒署筹集资金转变成以我为主投入资金的积极立场。虽然此时缅甸军政府对民族和解口头上说不变,实际上却在变,变朝不利于边境稳定,不利于合作替代工作方面发展。但中方对发展境外合作替代的积极态度,迫使缅甸军人政府采取观望态度,不把局势进一步恶化。
        20058月,中缅双方合作破获掸邦北部第二特区2518团(原独立团整编后的部队)团长岩板一行70多人的武装护毒活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根据中缅合作禁毒的协议,中国武警部队向缅甸军方缉毒部门提供了岩板一行的贩毒情报。缅方根据中方的情报,用一营人的部队在泰缅边境城镇大其力附近围堵岩板。岩板开始不愿就犯,缅军采取克制态度,围而不打,坚持说服,劝其缴械,接受缉查。双方对持4个小时后,岩板终于叫手下放下武器接受检查,缅军收缴了岩板携带的近496公斤海洛因。在整个过程中缅军即保持禁毒立场,又采取克制态度,避免双方交火。不让缉毒工作酿成与佤邦联合军的军事冲突。岩板是鲍有祥的侄儿子,他犯下的毒品走私罪行,影响了缅甸掸邦北部特区政府佤邦联合军和鲍有祥的形象。虽然特区政府一再强调这是岩板的个人行为与特区政府无关。同时,特区政府组织了9月~10月~11月份5个小组邀请缅甸政府和联合国禁毒署派有关人员参加到特区各乡村复查罂粟禁种情况,没有发现复种情况。随后特区政府又再一次让各级政府领导保证不参与贩毒活动。另一方面,特区政府禁种后,决定对烟农进行一定的扶持,首先是免交三年的农业税,其次是将特区政府收入的10%用于补助烟农发展生产,还将一些国家使领馆许诺赞助200万美元用于改善烟农生活,并把联合国计划署援助的大米发放给烟农。但缅甸政府再一次取消了原定推迟年底举行的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政府的禁毒誓师会议。透露出缅甸军政会对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的态度仍然裹足不前,举棋不定。
        200512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东盟首脑会议会见缅甸总理梭温时强调缅甸国内发生的事情,属于缅甸内政,应由缅甸人民自主协商,妥善处理。
        20061月底,缅甸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会上缅甸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公开表态,继续推动实施2003年提出的民主路线图,会议并就边境各特区民族武装问题达成谅解,各民族武装是否解除武装由特区政府领导人决定,政府不再施加压力。
        20062月,中缅两国总理在北京会晤,温家宝总理向缅甸总理提出:①、中国关注在缅甸的华人华侨的利益和安全。②、中国关注缅甸毒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③、中国关注中缅边境地区稳定和安全。
        20062月底,中缅双方在缅甸新首都彬马那召开中缅合作禁毒会议,会上缅方公布了美国政府最新提出的佤邦联合军21名国际毒枭的名单(20052月为8名),征求中方的意见。中方表示美国提供的这些情报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老情报,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中方的态度是:对这些人的过去问题既往不咎,有现行严惩不待。中缅双方要搞好合作发展替代彻底铲除毒源。缅方认可中方的态度。
 
         20062月底,中缅双方在缅甸新首都彬马那召开中缅合作禁毒会议,会上缅方公布了美国政府最新提出的佤邦联合军21名国际毒枭的名单(20052月为8名),征求中方的意见。中方表示美国提供的这些情报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老情报,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中方的态度是:对这些人的过去问题既往不咎,有现行严惩不待。中缅双方要搞好合作发展替代彻底铲除毒源。缅方认可中方的态度。
        20063月中旬,中国驻缅甸大使管木首次考察了中缅边境一带的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掸邦北部第二特区,掸邦北部第一特区。一星期后中国驻缅甸武官也考察了缅中边界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中国大使和武官的考察把中缅边界缅甸掸邦东部、北部特区对中国安全位置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2006年开春,中国的一系列对缅甸的外交活动中,旗帜鲜明地表态和行动,说明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用含蓄的语言套路,而是直接向对方表达了重要的观点,改变了缅甸军政府对民族和解和中缅双方合作禁毒摇摆的态度。山穷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缅边境的合作禁毒形成以我为主的格局后峰廻路转。
        中缅关系正如缅甸历史学家戚基耶基纽在《四个时期的中缅关系》中所说,自从由缅族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建立了蒲甘王朝以来与芬芳之邦中国皇帝时而亲善,时而疏远,时而结盟,时而为敌,直至今日。这对1000多年来中缅关系的总结是客观的。无论今后缅甸政府政局如何变化发展,但是只要坚持中国第四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制定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外交政策,继续支持缅甸民族和解政策,坚持和平发展方向是符合中缅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十二、二十一名大毒枭泰缅边界创奇迹
         笔者在20064月,考察了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南部军区缅中合作禁毒替代农场。笔者是跟随中国政协委员蒲江先生和云南省侨联泰北考察团出行的。原计划主要是考察泰北华人华侨的教育情况,到泰缅边界密晒后,才临时决定增加到对面缅甸大其力附近的缅甸掸邦北部, 第二特区南部军区考察华文教育。笔者对能有这个机会非常高兴。
几年前,笔者在第二特区北部考察时就曾想到南部考察,但始终没有机会。200510月笔者到泰国北部考察也到了缅甸大其力,有关人士也安排了去考察的计划,虽然接近雨季结束,但突然又下了几场大雨,路况不好没有成行。这次4月初属旱季中最热的时候,我们一行办好了过境手续,在大其力佤邦联合军替代种植办事处与相关人员见了面,就改乘南部军区派来接的专车直奔孟萨。有关南部军区的传闻很多,特别是孟萨这个地方。在20世纪50年代曾是国军残部的大本营,在哪里建立一个反共抗俄大学。20世纪90年代又是金三角第二代大毒枭坤萨宣布成立所谓掸邦共和国的地方。搞东南亚研究的人都非常想亲自去走走。笔者因家里的亲戚不少人都在国军残部的孟萨呆过,讲过不少哪里的事情,又加之在第二特区北部考察时,采访过佤邦联合军在孟萨大战坤萨集团的情况,孟萨对笔者更有吸引力
  大其力郊区通往景栋的公路是由南部军区宏邦集团修筑的,宽敞的沥青路可一直通到缅甸南部的另一重镇景栋,在通到中缅边境掸邦东部的孟拉,全程约250公里 由此可见宏邦公司的经济势力了。宏邦公司除在大其力修公路外,还投资电站、水果、茶叶、柚木种植、食品加工等产业。同时,宏邦公司还在缅甸大城市曼得勒,仰光有很多的投资项目,甚至在泰国也有一些投资,成为缅甸民营企业中势力最强的公司。美国一直指控宏邦公司是佤邦联合军贩毒洗钱的公司,冻结了在泰国的资产。通往孟萨的公路路面虽然很宽敞,但从往景栋的十字路口分道后,路面有的地段是沥青,有的路段是沙石路面,不过路况也还好。走过2030公里后由平原进入了丘陵地段。路两旁有的是一些残存的热带雨林,有的地段两旁成了砍伐火烧过的山地,同车的陪同介绍以前一进入丘陵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根本没有公路只有马帮行走的羊肠小道。无论是国军残部盘据时代或是坤萨占领期间,都不修公路,主要是怕修好公路后,方便缅甸军队的进攻。大其力郊区通往景栋的公路是由南部军区宏邦集团修筑的,宽敞的沥青路可一直通到缅甸南部的另一重镇景栋,在通到中缅边境掸邦东部的孟拉,全程约250公里 由此可见宏邦公司的经济势力了。宏邦公司除在大其力修公路外,还投资电站、水果、茶叶、柚木种植、食品加工等产业。同时,宏邦公司还在缅甸大城市曼得勒,仰光有很多的投资项目,甚至在泰国也有一些投资,成为缅甸民营企业中势力最强的公司。美国一直指控宏邦公司是佤邦联合军贩毒洗钱的公司,冻结了在泰国的资产。通往孟萨的公路路面虽然很宽敞,但从往景栋的十字路口分道后,路面有的地段是沥青,有的路段是沙石路面,不过路况也还好。走过2030公里后由平原进入了丘陵地段。路两旁有的是一些残存的热带雨林,有的地段两旁成了砍伐火烧过的山地,同车的陪同介绍以前一进入丘陵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根本没有公路只有马帮行走的羊肠小道。无论是国军残部盘据时代或是坤萨占领期间,都不修公路,主要是怕修好公路后,方便缅甸军队的进攻。
        1996年年底佤邦联合军打败坤萨占领孟萨,决定发展替代种植,就修了这条通往孟萨的公路。笔者问陪同为什么有的路段好,有的路段差?陪同说,因为沿途有的地段属政府军管辖,有的地段属民族武装控制。所以,路况就不一样了。我们一行前后都有武装的小车护送,主要就是因为怕遇到非常情况作保卫的。但我们一路上都通行无阻,只是通过缅甸政府军辖区时,有岗哨简单的打个招呼就过去了。至于其他民族武装控制的地段,不见设有岗哨,也没有见到什么武装人员。不经陪同介绍,根本看不出来是其他民族武装控制的地区。看来佤邦联合军在这一带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陪同提醒一个月前,在附近还和坤萨分裂部约瑟(Yawd Serk)领导的南掸邦民族军(SSA-S)交过火,这一带泰缅边界两国没有正式勘界,约瑟(Yawd Serk)领导的南掸邦民族军(SSA-S)经常在泰缅边界活动,部队大约有30004000人左右得到美国的支持,所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一行翻山越岭来到了一个坝子(盆地),笔者以为是到了孟萨了。一问陪同说是这是政府军控制的地区,主要是掸族居住,过去这里是坤萨所谓掸邦共和国的产粮区,公路两旁的田园里是一片片返青的产量很低的传统品种稻谷。远处的树林中点缀着一些杆栏式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和平的气氛。看来坤萨集团失败后,过去他统治下的人民过上了安宁的日子。穿过坝子又进入了丘陵地带,路两旁展现出一片片现代化的果园,陪同说我们已经进入佤邦联合军控制的地区了,这些现代化的果园就是佤邦联合军的种植园。        笔者想停下来拍照,陪同说更大更好的种植园还在前面呢。笔者说,眼前的这些种植园,已经比笔者在北部考察时见过的种植园强多了。来之前笔者看过一些资料知道南部的种植园已有5万公顷 ,但没有亲眼看过还是有些怀疑,现在看到了这些笔者已经开始相信了。
当我们翻过一个小山坡时,放眼望去一个宽阔的坝子展现在面前,路两旁的果园一直顺着公路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前面45公里远的地方有一排建筑扬蓝瓦白墙的现代化建筑排列在道路两旁,陪同说前面就是孟萨了。
 

        笔者在考察泰国美斯乐华人文史馆时,看到有当年国军残部在孟萨建立反共抗俄大学的照片,当时的孟萨是一片原始森林,残军的大学是一排排茅草屋。眼前的孟萨已今非昔比了。陪同介绍1996年打败坤萨,南部军区就决定在孟萨建立现代化种植园,部队安营扎寨、修路、架桥、开荒、种粮、种果树搞生产,部队成了筑路队、生产队那种场景就像中国抗日战争时红军在陕北的大生产运动。只不过热带雨林环境中毒蛇猛兽蚊虫比陕北的厉害。当然啰!我们的生产工具又比当时红军好多了,那时我们把作战用的汽车投入在生产上,还买了一些筑路机、挖土机,还请了来了在泰国北部搞替代种植的台湾农业专家指导种果树。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农业专家指导种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经过45年的努力,才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听他这么介绍笔者想我们会在孟萨停下来进行考察,但陪同说南部军区的总部不在这里,还要进山去。到总部后,第二天到勐阮考察宏邦中学,再回到孟萨考察,孟萨有一个替代种植的展览馆,你要了解什么都可以去参观。我们到总部时,已经是下午45点钟了。总部建在一个小山丘上,是果园中的几幢小别墅,周围种植着花卉和绿草坪,下边是池塘。站在阳台上眺望,连绵不断的种植园,尽收眼底。置身于此地,好像是在一个现代的大庄园中!要不是有身穿军装拿枪棕色皮肤的佤族警卫战士,很难让你想到这里过去曾是罂粟花盛开的地方,被美国指控为世界最大的贩毒武装之一的佤邦联合军南部军区的总部所在地。
         与我们会晤的是佤邦南部军区副总司令魏学云,他负责管理替代种植,还有办公室主任李文。魏学云笔者是初次见面,他是美国通缉的佤邦联合军21名的毒枭之一。笔者原以为他也像佤邦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哥哥的鲍有玉一样,是一个孔武有力的绿林汉子,想不到魏学云是像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一脸和气,只是话不多。而李文一见面笔者就想起来是个熟人了,1998年在第二特北部成立10周年的庆典上,他曾和南部军区政委鲍有玉一起出席了宏邦酒厂的新闻发布会。会上鲍有玉激动地向媒体说,美国和泰国说宏邦酒厂是搞冰毒的加工厂,现在请你们来亲自看一看,我们生产酒还是生产冰毒?笔者注意到鲍有玉旁边有一个人不时的和鲍有玉窃窃私语,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台湾来的。这证实了南部军区有台湾来的教官和老师在帮助他们的消息,不过笔者那时把李文和从台湾到坤萨部队的张苏泉手下的教官混淆起来了。李文原来是笔者在台湾的五叔石炳铭到泰北救总工作团手下负责民间工艺生产的专家,后来到南部军区帮助搞管理。在南部军区帮助搞管理的人还有原国军残部后代到台湾读过大学回到泰北的一些中青年人,由于有了这些台湾来的专家和高学历的管理人员,南部军区的管理水平比起北部来就高出了许多。从进入佤邦联合军管辖地后,所见到的种植园和孟萨镇的建设及总部所在地的各种印象,处处留下了台湾经营管理的痕迹,这是大大出乎笔者的意外的。
        我们到总部时,已经是下午45点钟了。总部建在一个小山丘上,是果园中的几幢小别墅,周围种植着花卉和绿草坪,下边是池塘。站在阳台上眺望,连绵不断的种植园,尽收眼底。置身于此地,好像是在一个现代的大庄园中!要不是有身穿军装拿枪棕色皮肤的佤族警卫战士,很难让你想到这里过去曾是罂粟花盛开的地方,被美国指控为世界最大的贩毒武装之一的佤邦联合军南部军区的总部所在地。
        与我们会晤的是佤邦南部军区副总司令魏学云,他负责管理替代种植,还有办公室主任李文。魏学云笔者是初次见面,他是美国通缉的佤邦联合军21名的毒枭之一。笔者原以为他也像佤邦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哥哥的鲍有玉一样,是一个孔武有力的绿林汉子,想不到魏学云是像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一脸和气,只是话不多。而李文一见面笔者就想起来是个熟人了,1998年在第二特北部成立10周年的庆典上,他曾和南部军区政委鲍有玉一起出席了宏邦酒厂的新闻发布会。会上鲍有玉激动地向媒体说,美国和泰国说宏邦酒厂是搞冰毒的加工厂,现在请你们来亲自看一看,我们生产酒还是生产冰毒?笔者注意到鲍有玉旁边有一个人不时的和鲍有玉窃窃私语,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台湾来的。这证实了南部军区有台湾来的教官和老师在帮助他们的消息,不过笔者那时把李文和从台湾到坤萨部队的张苏泉手下的教官混淆起来了。李文原来是笔者在台湾的五叔石炳铭到泰北救总工作团手下负责民间工艺生产的专家,后来到南部军区帮助搞管理。在南部军区帮助搞管理的人还有原国军残部后代到台湾读过大学回到泰北的一些中青年人,由于有了这些台湾来的专家和高学历的管理人员,南部军区的管理水平比起北部来就高出了许多。从进入佤邦联合军管辖地后,所见到的种植园和孟萨镇的建设及总部所在地的各种印象,处处留下了台湾经营管理的痕迹,这是 
        晚餐时魏学云和李文边进餐边介绍有关南部军区的情况。魏说:南部军区刚占领坤萨的这片地区时,缅甸政府和国际社会都施加了压力,缅甸政府原来就一直不同意他占领这片地区。美国和泰国说他占领这片地区后,主要是为了种毒和贩毒,把他说成是金三角的第三代世界鸦片毒枭。总部开会研究一定要把这片新占领的地区成为发展替代种植的模范试范区,这片地区替代种植搞好不好,关乎到佤邦的前途。那时泰国经常派直升飞机在我们地区上空侦察监控。大家顶着压力投入了经济建设,经过3年努力在发展粮食生产,种植热带水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钦钮和联合国禁毒署的官员来视察后作出了肯定,联合国禁毒署还对南部军区替代种植的成就颁了奖状,钦钮代表政府同意了他管理这片土地。后来又批准北部5万移民来这里生活。李文介绍了有关移民的情况,李说:大批移民到来后,由南部军区为每户移民免费提供一年的口粮和提供按家费发展粮食生产。当时一些移民由于水土不服,得了恶性疟疾和伤寒,他的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无法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外界也没有什么人来提供援助,死了3000多人,他困难很大,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2001年一向关系紧张的泰国由于泰皇慈善的关怀由皇家出面实施黎敦计划,建立了一座医院疾病得到了控制。移民粮食生产也获得丰收,种一年够吃3年,然后扩大玉米和豆类的种植加工成饲料发展养殖业。同时,种植果树、茶叶、咖啡解决中期的经济收入,到2002年他就实现了禁种罂粟的目标。2005年种下的龙眼、荔枝、桔子开始挂果,茶叶开始采摘,并引进了台湾的设备和技术生产茶叶。同时,开始发展长期项目30万亩橡胶林的种植计划。移民除了在农忙季节在自己分得的田里种植粮食外,农闲时就到农场里做季节工,管理果树和采摘水果、茶叶,领起工资增加收入,改善提高生活,替代种植进入了良性循环。前不久缅甸军政府官员再次来到这里视察,又同意增加北部五万名移民到这里定居,两次北部移民人数将达到13万人,占第二特区依*罂粟种植为生的烟农的80%。这样第二特区北部山区而*种植罂粟为生的烟农,在北部2005627 向外界宣告实现禁种后,他们的生活出路就有了安排。对巩固第二特区南北两部份实现禁种,不再出现反复就有了可*的保证。
        关于缅甸政府对第二特区异地移民的计划,笔者在1999年就亲自听到鲍有祥的介绍,随后又在第二特区北部亲自看到佤邦联合军强迫山区烟农搬迁的情况,那凄惨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那时笔者到第二特区北部一个山区调查烟农收获鸦片的情况,听到寨子里悲惨的哭泣声,笔者以为是有人家在办丧事。走进寨子里打听,才得知是政府的民兵在驱赶烟农们搬迁,烟农们在破烂的茅屋前,拖儿带女,苦苦哀求舍不得离开即将收获的鸦片地。但民兵们要他们立即收拾行李上车,烟农们无法,只好一面痛哭,一面收拾简单的行李……
        来勐萨的路上,笔者看到在果园里这些搬迁的移民有的在采摘水果,有的在施肥,有的在灌溉;在路旁一些移民新建盖的茅屋前,有的移民在小商店里买百货、有的在席子上晒玉米,有的移民在聊天,有的妇女在水龙头下洗澡,儿童们拿着锄头和砍刀在玩种庄稼的游戏,再也见不到往日那种凄惨的面容了。
        谈到与中国的合作时,他们都说 浦江 先生帮了很大的忙。一路上笔者看到浦江先生与佤邦联合军上层的关系很密切,彼此之间很友善,也互相信任。笔者就此专门采访了浦江先生,据说浦江先生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亲戚,对有关他的身世传闻,笔者首先就一些问题单刀直入的请他回答。首先我问他,他是否是邓小平和卓琳到泰国访问时请泰国方面把他从泰国狱中放出来的?他回答根本没有这回事。他是因其它一件事由国内有关单位交涉后出狱的。在此之前,他在泰国和缅甸坐过8次监狱,结交了泰缅边界金三角一带的各种人物,包括在国军残部美斯乐呆过一段时间和国军残部的军长、师长都是朋友。也和毒枭坤萨打过交道,那时魏家几兄弟还在坤萨部队,他们是交战过程中认识的。他还是泰国边界著名的黑豹师的发起人之一。总之,浦江在金三角与红白二道混得很熟。同时他也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为国家的安全很尽力。他这种身份的人如果和邓小 平的 夫人卓琳没有一点沾亲带故,也不会后来成为中国的政协委员。但20世纪60年代他作为云南宣威浦姓大地主的孝子贤孙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浦姓大家族的姓氏并没有让他躲过劫难。1963年他19岁时被迫逃往西双版纳,然后又偷越国境到了缅甸、泰国浪迹天涯。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政策变了,邓小平复出,浦家的姓氏开始吃香,他的人生道路也转变了。魏家兄弟参加佤邦联合军作了南部军区的头面人物,又成了美国通缉的金三角第三代鸦片毒枭。暗熟金三角情况的浦江根本不吃美国的那一套,他见到困境中的魏氏兄弟,提出了几条有关维护中国安全的苛刻条件,让魏氏兄弟考虑……
大大出乎笔者的意外的。
 
          后来,浦江亲自送去了粮食籽种、书籍和电脑,为佤邦联合军南部军区的替代发展牵线搭桥。带西双版纳公安局水上缉毒处的孙局长到南部军区考察,介绍农业专家去帮助发展杂交水稻。美国的情报机构指控浦江为佤邦联合军的大毒枭洗钱,而我方有关部门的个别人对此却不表态,浦江气愤以极。浦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传奇的人物,他直截了当的把自己有关情况,是是非非和各方面对他的看法评价都端了出来。对此笔者不得不对他也产生一种信任的感觉。
        第二天我们去离孟萨60公里的勐阮宏邦中学考察,勐阮过去是坤萨的核心阵地,笔者在泰国北部考察时,曾在边界上观察过勐阮的两个高地,在相继不到1公里 的地方,凸起两个馒头型的山峰,一边是坤萨的阵地,一边是佤邦联合军的阵地。当时,佤邦联合军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挖战壕层层逼近坤萨阵地,最后两边的战壕相距只有一丈多远,对方说话的声音都听得见……
        在这场战争中,有趣的是坤萨的教官张苏泉来自台湾的国民党部队,而佤邦联合军前身缅共的教官则是中国大陆的共产党解放军。双方激战一个月,最后佤邦联合军打败了坤萨。笔者当时用开玩笑的口吻对告诉战况的佤邦联合军独立团长晒堂说,你们在金三角是共军打国军啊,晒堂很正经地说,他是中国西盟的佤族,小时候就是看电影《地雷战》、《地道战》长大的,参加佤邦联合军后,他最喜欢读的军事著作就是林彪和刘伯承的。
        宏邦中学就在勐阮两座山峰下一个宽阔的小坝子中,我们到时,学生管乐队吹着迎宾曲,1200多名学生和教师学生早就在烈日下列队欢迎我们了。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们分班次排列了约一里多长,他们中有男有女,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最大的有20多岁,他们看起来都很精神。中宏邦中学占地面积很大,有一个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足球场、3个篮球场,有38栋教室,24栋宿舍,1栋办公大楼,1栋大礼堂,2栋小礼堂;规划和建设都不错,只是绿化和美化差一些。据校方介绍学校初建时,还在战争时期,办学条件很差,当时只有4个老师,30多个学生,教室和宿舍 都是 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盖的茅草房。学生们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劳动。南部军区经济条件改善后,首选就把资金用来办教育,现在学校有60多名教师和教官,50多名后勤人员。办有幼稚班至高中共30个班;开设缅语、华语、英语、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应用文写作、会计、电脑、音乐、体育等13门学科。从2001年起学校的教材就全部使用中国大陆的海外版了,其中的电脑和一些教材是 浦江 先生赠送的。教师多数来自中国大陆。校长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出九届小学毕业生,六届初中毕业生,三届高中毕业生。有的高中毕业生还到台湾和海外就读,有的学生已经分配到第二特区政府的各个机构工作。这些学生在校时,每年都在罂粟花盛开的季节一面参加铲除罂粟的活动,一面种植橡胶树。经过几年学习,现在他们工作了,南部军区也实现了禁种罂粟的目标。他们这一代人担负着建设没有毒品社会的责任。
        美国指控佤邦联合军的21个毒枭1996年打败坤萨后,在占领的二千平方公里区域内发展替代种植,经过六年的时间,在一片热带原始雨林中,把曾是国军残部反共抗俄大学总部和第二代世界鸦片毒枭坤萨所谓掸邦共和国的核心地区,建立起现代化的大农场。安置了从北部来迁来的8万烟农,从事生产粮食和种植果树、茶叶、橡胶实现了铲除罂粟种植的目标。并办学校培养了一代新型的人才,建设没有毒品的社会。而美国在阿富汗打败塔利班后建立新政权已经过了4年,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常常把打击国际毒品犯罪视为自己主导的任务,美国在阿富汗能在短期内军事上摧毁塔利班。但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2005年阿富汗罂粟的种植反而上升超过了缅甸,2005年鸦片产量4100吨占全地球总产量的80%左右。面对美国指控的佤邦联合军的21个毒枭泰缅边界创造的奇迹,美国不但不作任何正面报道,反而把对佤邦联合军的指控不断升级,美国情报为其战略目标服务的情况不是再清楚不过了的吗!
十三、中国云南的对策
        中国与缅甸合作解决边境毒源问题,是相关中国和缅甸国家安全的切身利益。在这里我们引用二战时期中国原缅军司令部告缅甸民众书中,相告中缅民众要发扬休戚相关,守望相助的历史精神。来对待中缅合作扫除毒品问题。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合作扫除毒品即是中国的事,也是缅甸的事,只有从战略高度开展国家和国家之间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在合作解决问题时,由于中国和缅甸发展上的差距,国力的之间的差别,中国应该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以我为主,平等互利,该出手时就出手,红红火 
其次,在中缅合作解决替代禁毒工作时,要依托云南,关于这一点原联合国副秘书长禁毒署主任阿拉奇也有共识。但历史证明只有云南在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才能对周边的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边境的安全就要受到威胁。有的专家学者说,云南虽有地缘优势,但云南落后,周边国家也落后,云南这样的地缘优势没有多大意义。这种说法虽然难听,但有一定的道理。弱对弱,穷对穷,怎么能够发展呢?特别是云南边疆与缅甸接壤的地、州、市、县各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云南边境地区的地方政府创造了著名的《勐海模式》,可是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自己的贫困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要进一步的发挥作用合作搞好替代产业,不但力不从心。而且,边境各族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也很大,认为禁毒是国家的大事,边境地区又穷,又受毒品的危害,要边境地区单独解决境外的毒品问题想不通。所以,要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快云南的经济发展。云南强,周边国家才能强。要加快云南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吃透云南省情:边疆特殊,民族落后的实际情况。
         边疆特殊,民族落后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未时任云南省委书记阎红上将有名的治滇方略。这位上将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搞调查研究,正视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成立人民公社,刮共产风,大办食堂,饿死不少人,边境地区大量边民外逃,造成边疆不稳定的严重情况。不掩盖矛盾,不唱高调。在强调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大胆的提出了有别于内地的政策,派出大量的干部深入边疆、深入实际,从解决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开始,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结果只用了短短二、三年的时间,使云南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解决了三年困难时期造成的很多负面问题,边境地区恢复了和平与安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发展的最好时期。现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面对东西部发展的巨大差距,重提边疆特殊,民族落后仍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十三、中国云南的对策
        中国与缅甸合作解决边境毒源问题,是相关中国和缅甸国家安全的切身利益。在这里我们引用二战时期中国原缅军司令部告缅甸民众书中,相告中缅民众要发扬休戚相关,守望相助的历史精神。来对待中缅合作扫除毒品问题。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合作扫除毒品即是中国的事,也是缅甸的事,只有从战略高度开展国家和国家之间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在合作解决问题时,由于中国和缅甸发展上的差距,国力的之间的差别,中国应该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以我为主,平等互利,该出手时就出手,红红火火搞起来。
其次,在中缅合作解决替代禁毒工作时,要依托云南,关于这一点原联合国副秘书长禁毒署主任阿拉奇也有共识。但历史证明只有云南在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才能对周边的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边境的安全就要受到威胁。有的专家学者说,云南虽有地缘优势,但云南落后,周边国家也落后,云南这样的地缘优势没有多大意义。这种说法虽然难听,但有一定的道理。弱对弱,穷对穷,怎么能够发展呢?特别是云南边疆与缅甸接壤的地、州、市、县各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云南边境地区的地方政府创造了著名的《勐海模式》,可是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自己的贫困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要进一步的发挥作用合作搞好替代产业,不但力不从心。而且,边境各族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也很大,认为禁毒是国家的大事,边境地区又穷,又受毒品的危害,要边境地区单独解决境外的毒品问题想不通。所以,要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快云南的经济发展。云南强,周边国家才能强。要加快云南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吃透云南省情:边疆特殊,民族落后的实际情况。
        边疆特殊,民族落后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未时任云南省委书记阎红上将有名的治滇方略。这位上将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搞调查研究,正视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成立人民公社,刮共产风,大办食堂,饿死不少人,边境地区大量边民外逃,造成边疆不稳定的严重情况。不掩盖矛盾,不唱高调。在强调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大胆的提出了有别于内地的政策,派出大量的干部深入边疆、深入实际,从解决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开始,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结果只用了短短二、三年的时间,使云南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解决了三年困难时期造成的很多负面问题,边境地区恢复了和平与安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发展的最好时期。现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面对东西部发展的巨大差距,重提边疆特殊,民族落后仍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2006530日,《云南信息报》的一则云南傈僳族选手叩开超女大门的报道中说,云南傈僳族三江姐妹大姐阿妮、二姐阿姹和三妹阿嘟他们在赛前接受主持人采访时说:我们来自云南香格里拉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虽然我们家乡很美,但很贫穷,还有很多儿童没有鞋子穿,上不起学校。这次来参加比赛的路费都是乡亲们凑起来的……。来参加超女大赛,她们步行了三天三夜,翻过数不清的大山,才来到有公路的地方;途中她们住山洞,用从家中带来的粑粑充饥。到了县城以后,好心的长途车司机们又像接力赛一样把她们送到有火车的地方。就这样,她们终于走上了超级女声的舞台。三姐妹说,我们参赛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傈僳族,听到我们大山的歌声,这也是我们全族人的梦想。虽然我们家乡很美,但很贫穷,这是草根类型另一版本的云南印象。
        当然,对云南特殊也有新的认知,就地缘的特殊而言,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与南亚开展区域合作,除云南是中国连结东南亚和南亚的桥梁之外。云南还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力资源王国,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王国等众多的地源优势。但这些资源优势和云南落后的经济文化同时并存,云南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开发,出现资源上的富人,生活上穷人的极大反差状况。如果在西部大开发和实行市场经济后,看不到边疆特殊、民族落后这个问题在新时期新的存在的严重性,只陶醉在边疆美丽富饶,少数民族神奇幸福杨丽萍版本的云南印象中,在大量外面的资金、技术、人才涌进云南时,不对边疆的各种资源优势,采取保护性措施,让这些优势资源成为少数民族的致富资本。在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强大优势的冲击下,就会形成一种对资源的掠夺和破坏,造成更大的发展差距,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引发边境民族的动乱,造成边疆的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境外的合作替代呢?
        被誉为国际傣、泰学最有价值的百越古老农耕文化干栏式建筑的保留地及中国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西双版纳,虽然是云南15个独有的原著民中,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向来以风光明媚、丰衣足食、文化浓郁而闻名于世。但近年来由于大量内地移民的涌入,连片租赁傣族农民的农田发展热带水果种植和反季节蔬菜,傣族农民变成了具有双重身份的阶层,即当小土地出租者,又为租赁土地的老板当顾工。外来老板有资金有市场,他们只要租赁土地、顾工来劳动种植就行了,他们成了现代种植园的主人富了起来。而当地的傣族农民只收到土地租金和季节劳动的工资过日子。勐罕(橄榄坝)是景洪最大的坝子,目前,95%傣族农民承包的农田都租赁给外来的老板。据调查由于西双版纳傣族农民种粮收入过低,如以每亩产粮500公斤 计算,每亩的纯收入不过200元至300元。所以开始每亩地每年以500/亩,后来又增至650/亩,现在又以850/亩的价格租赁出去,以后还可能升至1000/亩。然后,为外来租地的老板做季节工日平均工资30元,一年收入1200元左右。一户傣族农民5口之家,一人平均承包2亩田,5人共承包10亩田,10亩田租赁出去后,收入为5000元,6500元,8500元,加上2个劳动力收入2400元,5口之家的年收入为7400元,8400元,10400元,人平均纯收入为1480/人,1680/人,2080/人,这样双重身份的5口之家,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除少数傣族有橡胶树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盖小洋楼,卖汽车、摩托、供子女上高中、大学外,大多数傣族农民是无法过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富裕生活的。问题不仅仅于此,这种承包租地是没有法律保证的,只是一种民间的临时自发行为,如果傣族农民要求租地费不断提升,外地租地人认为地租价升高,无利可图时就会终止临时合同。那么傣族农民又得回去经营小块土地种粮过低收入的日子,外来租地的人也失去了连片租地发展大农业的机会,对两者都不利。政府应关注民间这种自发临时承包租赁土地行为,认识到傣族农民虽有热区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优势,但资金、技术、市场上都很落后。让傣族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投入劳力,外来租地的人投入资金、技术和市场,组成一个新的合作体。即打破了个体承包的小农业体系,又形成了利用热区资源、土地资源优势和外来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发展成为新型的联产大农业达到双赢的目的。但地方政府对此一直没有作为,任其自由发展。这种现象是对云南省情认识不清,官员素质低下,只*开会应付上面视察,不深入实际,研究新问题,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造成的。
 
        在思茅市澜沧县贫困的拉祜族山区,近年来引进了一个轰动一时的金光APP致富项目。政府方面的网站说,政府牵手APP种树造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认为:澜沧县应发挥该地的自然优势,利用现有荒山荒地营造速生林,谋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突破路径。对金光集团官方的网站说:总部位于广东省清远市的金光集团中国林业管理总部派员来此探路的,一并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于20032月成立思茅金澜沧丰产林公司。于是,豪情万丈的金光APP公司与励精图治的地方政府很快不谋而合,双方决定加快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建设,在荒废的山地上植树造林,使当地农民走向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财致富的金光大道。网站又报道,金澜沧丰产林公司带来了成熟的速生丰产林种植技术,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发展现代人工林,澜沧县农民可以从育苗、定植、管护、砍伐、运输等多方面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开展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利用龙头企业---金澜沧丰产林公司带动林产业体系的发展。
        然而,国内外的民间网站对金光APP在云南澜沧的项目持否定态度。200411月,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一份金光集团APP云南圈地毁林事件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APP在云南省大肆砍伐现有天然林来营造其造纸纸浆原料速生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绿色和平组织此前曾声称:在世界上,APP是最臭名昭著的森林破坏者之一。长期以来,印尼大片原始雨林几乎被其毁坏殆尽。金光集团在印尼国内遭到‵驱逐′。
        但是90年代以来,他们已经把砍伐的目标转向中国南部的天然林。从20028月开始短短一年时间金光集团APP在云南南部圈定了2750万亩庞大的林浆纸基地,开始了所谓的荒山造林。但是统计分析,在其圈定的2750万亩的基地中仅有518.3万亩的宜林荒山,仅占其规划面积的20%20047月和9月,在绿色和平的两次现场调查中,发现其砍伐天然林的事实确实存在。
        绿色和平组织在云南思茅市澜沧县谦迈乡包谷地村调查时发现,在当地金光集团下属金澜沧公司所种植的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中,存在大量被砍伐后遗留下来的树桩和没有不得及运走的树干,而其中大部份树的胸径超过了5公分
        笔者对金光APP云南澜沧县项目开初并没有了解,对网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报告,也没有作过调查研究,不知那一方面的报道是正确的。只是2006年到澜沧考察古茶树资源时,到一些乡村才发现的金光APP集团执行的速生丰产林计划的实施情况。绿色和平组织指控APP金光集团下属金澜沧公司砍伐国有林种植的桉树速生丰产林情况确实存在,以谦迈相邻的东河乡砍伐了5万亩国有林,种上了桉树的速生丰产林中遗留下来烧过的树桩比比皆是,公路旁也还堆着一些来不及运走的做柴火的树杆。这些情况只要到乡村走一走都可以见到,并不是什么秘密。一问当地的农民他们都会说,这些是政府下死命令要砍掉重新种上的,如果那一级乡村政府的干部不执行,就地免职。对此,群众意见很大,反映说原来规定国有林要要保护不能砍,连我们农民砍烧柴也不允许。现在八角钱一亩就卖给金光集团了,那么便宜,连一棵小树的钱都不值,为什么不卖给我们。这种政府和APP金光集团牵手掠夺毁灭国家林业资源的情况,其恶劣影响比二百多年前内地汉族*商到澜沧用一颗针换一张兽皮,一斤盐换一头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情况反映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民族区域自治中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力等资源全民所有等于国有,是否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有冲突。如果属于全民所有,国有。那么民族区域自治的自然资源优势如何体现?少数民族如何能把地大物博的优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势?让少数民族人民利用自然优势致富。实际上,金光APP云南澜沧县项目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资源划为国有资源后,政府官员并不按照国家颁布的森林法执行,而是政府官员根据政绩的 
上述情况说明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涌进云南,由于云南民族落后已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和对资源的掠夺及对环境的破坏的各种现象已经出现了。如果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甚至打压民众的抗争,就会造成扩大矛盾引起社会动乱严重后果。因此,建议采取长江三峡大坝的反哺措施,用每度电费中的一厘钱,作为补偿三峡移民每人每年600元执行20年的方式,反哺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水电站开发的移民和建电站水域的各族原著民。因这些地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补偿金额可以大幅度提高,用每度电的一分钱作为反哺三江流域建设电站移民和水域内各民族原著民,移民每人每年1万元,水域内三代以上各民族原著民每人每年5000元,执行20年。在土地、森林、矿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都可以采取类似的保护反哺措施,这样就可以缓解民族矛盾。让拥有资源优势而资金、技术、市场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开发资源中能有好房子住,子女能上学,有病能治疗过上小康日子。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我有资源,你开发,我过小康,你大发。互利互惠,共建和谐社会。这方面国际上像中东的石油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由于资源丰富,人口少。石油开发后,巨大的石油财富就成了全民致富的来源。毛泽东在论述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时谈到,少数民族人口虽少,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但土地占二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如果不充分注意这个事实,让少数民族在国家的发展中利用充分各种资源富裕起来,那就无法实现民族平等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新的诸葛亮、赛典赤、龙云、阎红这样高瞻远瞩,实是求事,敢于创新的杰出的封疆大臣,治滇首长!
         有关禁毒资金问题,云南的某些职能部门说,云南援助境外发展替代投入了3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但与缅甸边境合作的这些国家级贫困县,发工资都*国家补贴,哪有多余的资金用来援助境外的合作。著名的中缅合作发展替代的西双版纳勐海县,笔者调查得知他们得到国家支持的资金,只有一笔来自国家科委拨给的50万元的款项。但经过省、地后到县里的就只有19万元了。笔者也调查过境外的一些民族武装,他们都说双方合作搞替代,资金都是他们出的,中方援助主要是人才和技术。当然,中方过来办独资企业是中方企业自己的资金,同时中方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没有国营单位。笔者调查的这个情况也是今后中缅双方合作的主要形式,既缅地方民族自治政府出钱、出劳力和提供土地资源。而中方主要出籽种、苗木、技术、人才和提供市场。但在文教卫生方面的慈善援助除外。中央财政给云南省拨8亿用于发展合作替代使用时,应了解这一情况,拨出相应的资金用于云南省边境国家级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和扶贫项目及文教、卫生的投资上,提高和改善边境各族人民和生活,形成边境两则同时发展的战略格局,有关问题笔者1999年初在《退一步,进二步·关于成立中缅澜沧江---萨尔温江国际替代经济合作开发区的构想》一文中,在总结中缅两国跨境民族地区合作禁毒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
        为了配合联合国禁毒署提出的依托中国,依托云南,解决东南亚金三角毒品禁种的问题,也必须重视云南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50年代初期,云南边境地区虽然实现了禁种罂粟的目标,但很长一段时期没有适应的发展经济,从整体上说,现在仍然是属于特别贫困的地区,也是缅甸边境地区种植毒品,走私泛滥,受到最严重冲击的地区。该地区的经济在近20年来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较快,在水稻种植、橡胶、茶叶和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方面已形成了产业优势。可以在这一方面帮助境外发展相对落后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替代种植业。同时,在交通、能源、建材、日用百货、教育、卫生等方面依托昆明也有较大的优势,也可以在物质和技术及人才方面帮助境外发展替代产业,促进禁毒工作。
需要可以把国有变为政府所有,再变为官员所有,国有民有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政府官员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以民为本,为民执政的执政党原则,这种严重的执政危机后面是什么?
 
但是,中国云南边境的这些优势在向外延伸,帮助对方发展时需有一个总体规划。前一段时间边境双方合作发展,多属于地区性一些自发行为,缺乏双方更高级层次的发展整体规划。如果中缅双方边境地区发展替代经济的合作,不从自发阶段提高到自觉阶段,也就是把中缅边境双方替代经济的发展纳入省一级中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再自发肓目的发展下去,就会继续出现不必要的市场竞争,引起经济混乱,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中国云南边境地区失去经济发展上的暂时优势。甚至在经济上落后于对方(近年来由于边境缅甸一侧实行了政治、经济上的优惠政策,发展速度很快,有的地方超过了云南边境地区。)如果落后,就不可能实现依托云南,解决缅甸金三角的地区禁种毒品的目标。因此,必须把中国云南边境扶贫和境外替代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政策上给予优惠,制定境内外合作发展的整体经济战略计划。
        国务院今年4月由商务部主持到云南来调查了解境外合作的情况,提出要在3年内解决境外替代种植的问题。这说明中央从体制改革和机构设置上,已经把境外替代种植由国务院商务部来主持。问题是云南是否对机构设置也做了相应调整并制定出确实可行境内外两者兼顾的计划来实施。
        在国家资金到位和机构调整制定出方案和规划后,组织实施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比中缅合作和泰国北部国王山地实施计划的情况,建议借鉴台湾帮助泰国北部实施泰王山地计划时的一些经验。这样作一方面是原在泰国北部的国军残部和跟随他们的少数民族,已经演变为华人和华侨,其人数达100万之众,其中残军及家属约8万余人,而汉族约10来万人,山地民族(中国云南迁徙来的少数民族)约80万人。他们早已经改变了当年反攻大陆和反共的立场,成为反对台独,赞成国家统一企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是台湾有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海外援助替代种植的经验,在泰国由联合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泰王山地计划,虽然资金充足,机构建全,但由于联合国、美国和西方国家不熟悉泰国北部的地理状况,自然环境和农作物经济作物生产的状况及山地民族的社会习俗,所以计划实施的头几年并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泰国负责山地计划的毕沙迪亲王到台湾考察后,看到台湾中部山地荣民农场(台湾退伍老兵办的农场),地理气候和泰北相似,农作物和经济林木与泰北相同。更重要的是农场办的很成功,毕沙迪亲王就邀请台湾方面派出专家到台北工作,经 蒋经国 先生同意,台湾方面就组成了由农业专家为主的工作团到泰北去执行泰王山地计划。经过30年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泰北地区禁种毒品的农业替代发展工作,使泰北毒品种植泛滥的地区变成了一个交通便利,农业发达、教育、卫生、文化得到综合发展的地区。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南部军区的替代种植项目其实在水果、茶叶的种植和养殖方面早有台湾参与泰王山地计划的台湾专家参加,并与了高层的管理工作。大陆方面派出的农业水稻农业专家和橡胶种植专家与台湾的农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发挥不同的优势,在不同的领域进行配合,这早就是存在公开的事实。现在只不过把他公开化让台湾和大陆专家的合作纳入中缅替代合作的机构中,海峡两岸共同发挥优势,共同作好中缅替代种植的工作。结束由于国共两党内战在东南亚造成的这一段不幸的历史和毒品问题,为中国人民造福,为缅甸人民造福,为东南亚人民造福,为世界人民造福,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2006625
 

:本篇论文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原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陈吕范 先生提供各种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1.      2005年缅甸形势综述》李晨阳
2.      新华网2005627 《金三角禁毒任重道远---访缅甸佤邦发言人李祖烈》张云飞
3.      暸望东方周刊2005627 《关注金三角毒枭禁毒:禁种罂粟大限并非毒品大限》
4.      20051119日《环球时报·缅甸首都突然内迁》程刚
5.      新华网仰光20051125 《缅甸政府继续推进民族和解进程》张云飞
6.    新华网云南频道200637 《中缅联合扫毒奏响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全境禁种罂粟关奏》王长山
7.      2006316日《环球时报·缅甸离外面的世界有多远》李仕情
8.      金光APP致富云南澜沧县www.pecc.cn 2005-1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9.      新浪财经讯绿色和平日前向新浪发来金光集团APP云南圈地毁林事件调查报告
10.  《中缅友好两千年》王介南/王全珍著
11.  《四个时期的中缅关系》(缅)戚基耶基纽著
12.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哀牢山腹地的族群政治:清中前期的改土归流倮黑的兴起》马健雄
13.      世界民族1999年第三期《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石安达
14.      《跨境民族研究---勐海模式的意义和启示---中国云南勐海县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开展绿色禁毒工程的研究报告》石安达
15.      《和平与发展之路---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十年发展纪实》石安达
16.      《退一步,进二步---关于成立中缅澜沧江---萨尔温江国际替代经济合作开发区的构想》石安达
 






 jinghpawland.com

请扫描左边的黑白二维码图片,即可识别关注“景颇大地”公众号



0% (0)
0% (10)
0
 

新闻推荐

    暂无相关信息!